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综合效果观察

2012-01-09邢丽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33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循证护理

邢丽华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3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43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满意率、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CL-90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后1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SCL-90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综合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常规护理;急性脑梗死;综合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1)11(c)-128-02

Observation on the competitive effects of evidence based nursing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XING Lihua

Department of ICU,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nyi City, Jiangsu Province, Xinyi 22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mpetitive effects of evidence based nursing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10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group, 43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evidence based nursing group, 43 cases), then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hospital stay, NIHSS score and SCL-90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at first week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hospital stay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NIHSS score and SCL-90 score after the nursing at first week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all P<0.05). Conclusion: The competitive effects of evidence based nursing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s better,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expans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Evidence based nursing; Routine nursing;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etitive effects

急性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治疗应及时,否则预后较差。除治疗因素外,护理在急性期后的作用对于改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本文笔者就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综合效果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3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43例)。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35~78岁,平均(62.9±5.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4~18.2 h,平均(7.9±1.8)h,其中,大面积脑梗死6例,中面积脑梗死18例,小面积脑梗死19例;观察组43例患者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35~77岁,平均(63.1±5.0)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5~17.8 h,平均(7.7±1.9)h,其中,大面积脑梗死6例,中面积脑梗死19例,小面积脑梗死1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至就诊时间及患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给予患者体位、饮食、治疗配合及健康宣教等多方面的护理,对于精神较佳的患者给予充分的心理疏导,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症状及体征等,对于功能锻炼给予具体的指导。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对于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处理方案采用查阅取证的方式进行,查阅的资料库主要为pubmed、万方、维普等各大数据库,对于护理盲点的寻找也需要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其他诸如配合治疗及心理疏导等也均采用此种方案进行,每个护理步骤尽量基于其以科学为指导的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等也要根据每位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及需要等进行查阅相关的护理成功经验进行给予,心理护理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沟通方式注意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及程度等进行处理。将两组的患者满意率、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SCL-90评分进行统计并比较。

1.3 评价标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包括15个评估项目,总分越高患者状态越差,反之则患者状态越佳;SCL-90评分包括9个大评估项目的90个小项目,每个大项目的阳性因子分值为2,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这个项目状态好,反之越差[2],其是评估患者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生活习惯等综合生存质量的评估量表,可以反应患者某个阶段的生理、心理等综合生存质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率、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率、住院时间、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SCL-90评分比较

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的SCL-90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1周后,SCL-90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1周后的SCL-90评分值,效果显著(均P<0.05)。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病情急重,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预后较差[3]。本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缺血性脑组织在出现坏死之前恢复正常的血流,一般为溶栓及抗凝治疗等。除治疗的因素外,护理在本病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对于患者的治疗及改善预后均有积极的作用。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新的护理模式,其在尊重患者整体性护理的基础上,对于患者疾病的针对性、科学性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4-6]。本文中笔者就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综合效果进行观察,发现其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SCL-90评分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肯定了循证护理在本病中的综合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综合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晓慧,柴晓敏,徐小维.自我效能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0,9(6):18-19.

[2]叶梅.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察和护理[J].武汉市职工医学院报,2001,29(1):55-56.

[3]Grotta JC, Welch KM, Fagan SC, et al. Clinical deterioration for lowing improvement in the NINDS rt-PA Stroke Trial [J]. Stroke,2001,32(3):661-668.

[4]王平侠.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实践杂志,2006,15(9):703.

[5]隗武.心理疗法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心得[J].中华医学护理杂志,2010,20(8):56-58.

[6]徐云侠,周爱霞.Orem自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05,47(9):89-90.

(收稿日期:2011-05-18)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循证护理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