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员工伤亡事故行为心理时空规律探究:以淮北地区煤矿为例

2012-01-09刘星期

中国矿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伤亡事故波峰工龄

刘星期,赵 霞

(1.铜陵学院科技处,安徽 铜陵 244000;2.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安徽 芜湖 241000)

1 研究回顾

国内外无论是心理学界或安全科学界的研究均表明,各类工矿企业的伤亡事故的发生,都与人的行为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美国工业心理学界研究认为,特殊作业时空环境条件因人的行为致因的伤亡事故可高达90%[1]。我国工业企业发生的大量员工伤亡事故的研究表明,70%以上是由人的行为发生错误引起[2]。人的行为心理因素在矿山各类员工伤亡事故中的致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的主观自身存在不安全心理特征(如先天神经类型、反应迟缓、反应准确性差、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分配困难等),表现出在生产活动中常发生不安全行为特征。他们的未遂事故和事故频次总是高于所在劳动群体。此类劳动心理通常被称为“事故倾向性”人格特征。对事故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的研究,由我国心理学界的先期研究逐步发展到被安全科学界,尤其是工矿安全管理界所重视,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3-11]。另一类员工伤亡事故的行为心理致因,是因为特定的时空行为环境因素刺激(如异常的温度、湿度、人际紧张等环境不良),导致劳动个体产生心理不适(如感知、情绪、思维判断失常等)引发行为失误而酿成伤亡事故。此类由特定时空环境对有机体形成的刺激引起的不安全心理,分别在特定时代的社会环境(如经济、政治、组织、文化等),物理环境(温度、湿度、照明)、行为环境(如人际距离、空间距离、心理距离)等[12],被统称为员工伤亡事故行为的环境因素。前述“人”的因素和“机”的因素又被统称为伤亡事故中的人-机-环境三因素。课题组旨在探明矿工伤亡事故行为与时空环境因素的相关性。1998年起,在对我国两大金属矿山工业基地(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和马鞍山钢铁公司)的两万余例员工伤亡事故行为时空规律系列研究基础上[13],于2010年11月对淮北地区煤矿(非金属矿山)1958~1984年之间的员工伤亡事故行为时空特征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研究,研究过程和结果如下。

2 研究方法

课题组通过访谈原淮北矿务局资深安全管理人员,掌握该地区煤矿员工伤亡事故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沿革情况。机构沿革情况表明,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最早从1958年对烈山煤矿开始创建,经过不断发展已成为国有特大型煤矿企业,现有在编、在岗各类员工总数约9万余人,是我国重要煤炭矿山工业基地之一。安全管理组织由基层安全检查员、安全科、集团公司安全局(改制前称煤炭矿务局安全部)三级管理。员工各类伤亡事故有年报、月报、个案报告(员工伤亡事故报告书、医疗抢救报告书、事故鉴定书等内容构成)。在矿业集团总公司(矿务局)档案馆支持下,对1958年开采第一座煤矿开始直到1984年间所有矿山各类员工伤亡事故档案(永久卷、长期卷)进行了调阅,并进行伤亡事故分类编目。采用大规模回顾性调查方法,首先将矿工的伤亡事故行为的时空特征进行造表,进行原始登录统计。事故信息采集内容主要包括:伤亡事故的性质、时间(年、月、日、具体班次、昼夜24时节律)员工年龄、工龄、工种等。统计资料取舍以伤亡事故(团体)月报与员工伤亡事故报告书(个体)一致性为原则。当两者档案资料矛盾时,则以临床医疗抢救死、伤鉴定报告为准。有的伤亡事故记录存在某项信息缺损,但又有基本记录,如月报显示确发生三人死亡事故,但个体死亡事故报告书则不祥,就仅纳入其月份事故统计,其余项目则不记录。确保伤、亡事故行为时空资料信息真实准确。对伤亡事故发生时间一律以24h昼夜节律为单位统计。如中班10时的伤亡事故换算为22时登记。所有登录数据经初步统计,根据事故的不同时空阶段和出现的波峰特征,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如1958年至1984年间的各类伤亡事故出现两个伤亡事故波峰,就分为两个波峰组和一个非波峰组共三个组进行统计比较其差异水平。在伤亡事故登录中,为保证资料详实准确,故将伤亡事故员工的工龄一并予以登记。初步统计结果发现,员工上岗工作年限与事故频次亦存在显著相关,所以本文亦加以阐述。

3 结果

3.1 淮北地区煤矿员工伤亡事故在不同历史时期统计分析

1958~1984年总共发生482例重伤事故和587例死亡事故,总计1069例。根据初步统计发现,分别于1959~1962年和1966~1977年出现两个伤亡事故高峰期,第一个事故高峰正值我国经济困难时期,第二个事故高峰正值我国“文革”政治动乱时期。其余年份为正常时期。分组比较统计结果见表1~5。

表1 1958~1984年员工受伤、死亡人数描述统计

表2 不同历史时期员工受伤人数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3 不同历史时期员工死亡人数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表2、表3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员工伤亡事故行为在经济困难时期、政治动荡时期和正常年份不同时代特征背景下,员工受伤、死亡人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

表4 不同历史时期员工受伤人数均值多重比较检验结果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表5 不同历史时期员工死亡人数均值多重比较检验结果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由表4、表5 LSD均值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员工伤亡事故行为在经济困难年份组与政治动荡年份组相比较中,伤、亡人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济困难年份与正常年份相比较,伤、亡人数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5);政治动荡年份与正常年份相比较,伤、亡人数差异不显著(P>0.05)。

3.2 不同季节、月份员工伤亡事故行为统计

不同季节、月份员工伤亡事故行为统计情况见表6~8。

由表8中LSD均值多重比较检验中发现,员工伤亡事故行为中,受伤人数在秋冬两季比较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秋季出现受伤高峰(其他季节比较中伤亡人数无显著差异,故略)。

表6 不同月份员工受伤、死亡人数描述统计

表7 518例受伤事故和553例死亡事故月份百分比统计表

表8 不同季节员工受伤人数均值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节选)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注: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以此类推。

3.3 24h昼夜节律员工伤亡事故行为统计分析

根据原始档案材料可见,班次划分以7时~15时为白班,15时~0时为中班,0时~7时为夜班。经初步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交接班前后1~2个小时伤亡事故频发,员工受伤、死亡人数呈现波峰。故将交接班前后这一特殊时间作为一组(称为交接班时间),与其他工作时间(称为一般工作时间)的伤亡事故行为进行比较分析(表9~11)。

表9 24h昼夜节律不同时间员工受伤、死亡人数描述统计

表10 交接班时间与一般工作时间员工受伤人数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11 交接班时间与一般工作时间员工死亡人数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表10、表1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员工伤亡事故行为在24h昼夜节律中,受伤、死亡人数在交接班时间和一般工作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3.4 不同工龄员工伤亡事故行为统计分析

由于员工工龄长短代表其操作娴熟程度,现分3类:不娴熟(工龄5年以下)、娴熟(工龄5~10年)、非常娴熟(工龄10年以上)。不同工龄员工伤亡事故行为比较分析情况见表12~16。

表12 不同工龄员工受伤、死亡人数描述统计

表13 不同操作娴熟度员工受伤人数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14 不同操作娴熟度员工死亡人数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表13、表14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娴熟(工龄5年以下)、娴熟(工龄5~10年)、非常娴熟(工龄10年以上)3类不同操作娴熟度的员工,在伤亡事故行为中受伤、死亡人数存在显著差异(P<0.001)。

表15 不同操作娴熟度员工受伤人数均值多重比较检验结果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表16 不同操作娴熟度员工死亡人数均值多重比较检验结果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由表15、表16 Tamhane均值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在伤亡事故行为中,操作不娴熟的员工(工龄5年以下)与非常娴熟的员工(工龄10年以上)相比较,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娴熟的员工(工龄5年以下)与操作娴熟的员工(工龄5~10年)相比较,死亡人数有显著差异(P<0.05)。

4 讨论

1) 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不良社会经济、政治因素,是煤矿员工伤亡事故行为发生的重要历史时空致因。其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社会政治因素在伤亡事故行为发生中的影响作用更大。

经对该地区1958~1984年共27年间发生的1069例煤矿员工伤亡事故在不同年代的分布状况,可以清晰看到有两个显著的伤、亡事故波峰,尤其是1959~1962年和1973~1976年出现两个极为显著的死亡波峰。重伤事故频次统计亦表明,1959年出现急骤上升支,1962年达到受伤事故频次所有年份中的最高峰值。其中,1960年、1961年有所下降。经访谈得知,因当时处于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施工物质、材料缺乏、供不应求,导致生产节奏减缓所致。第二个伤、亡事故显著波峰是1966~1977年间。1966~1976年,是我国“文革”十年政治动乱时期,各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受到严重冲击。但为什么事故波峰会延续到1977年,经进一步调查得知,1976年虽然结束“文革”,但极“左”的政治思想统治地位实际上是在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方在地方结束了极“左”的企业管理局面。所以,1978年、1979年两年出现煤矿员工伤、亡事故频次的显著下降支。两个伤亡事故波峰组之外,其余11年作为正常年份组,与经济困难组、政治动乱组共计三个组进行统计比较。三组比较结果,表4、表5显示,经济困难组伤亡事故与政治动乱组、正常年份组比较,差异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政治动乱组虽然出现员工伤亡事故显著波峰,但与正常年份组相比较,差异则不显著(P>0.05)。这一结果首先说明,社会经济困难年代因粮食短缺出现的全国国民大饥饿,相对于煤矿井下高强度采煤作业环境对员工造成的生理伤害(如低血糖等),严重影响了员工生产操作的动作协调性、情绪稳定性等,形成伤亡事故行为的重要心理诱因;其次说明,社会经济因素与社会政治因素在对煤矿员工伤亡事故行为发生中的影响作用是有差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大于社会政治因素。这一结果与金属矿山员工伤亡事故行为时空规律基本一致[14-15]。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淮北地区各煤矿在“文革”十年政治动乱时期,于1968年、1969年两年因“派性武斗”造成全面停产,矿工即使上班也不需下井生产,所以仅发生3例受伤事故,死亡事故为零。而到1974年、1975年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极“左”思想政治路线处于支配企业管理巅峰时,死亡事故又骤然上升,出现一个显著的死亡事故波峰,但经10年平均后与正常年份统计比较差异不显著。

2) 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中春、秋两季是煤矿员工伤亡事故行为的高发季节,其中,秋为最。

通过对淮北地区煤矿员工伤亡事故行为在一年四季中的初步统计分析可以看到,春季4月、5月两个月和秋季9月、10月两个月,分别出现两个伤亡事故波峰(尤其是5月份,平均死亡人数达到69人,10月份平均受伤人数达到86人,远远超过其他月份的平均伤亡人数),表8表明,员工伤亡事故行为中,受伤人数在秋冬两季比较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春、秋两季是煤矿员工伤亡事故行为的高发季节,应予以重点防范。这一结果与通常人们认为,夏季高温易诱发员工火(温度)气(情绪)大,是伤亡事故行为发生的时空诱因的结论并非一致。分析认为,煤矿井下特殊的生产作业环境与地表劳动环境存在差异,比较而言,地表环境较多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矿山井下作业环境则相对恒定,较少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化影响。如夏季高温;矿山井下作业环境较多受到煤层、地压等因素影响,导致有机体内固有生理机制规律对员工生产行为的影响大于地表作业员工。春、秋两季是有机体内分泌腺体激素分泌的旺盛阶段。春季随着大地回暖,气温增高,有机体毛细血管呈扩张趋势,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人们常说的“春困”现象。至于有机体在秋季处于内分泌激素分泌旺盛期,早已被现代生理学所证实。漫长而炎热的夏季耗尽了体力,在进入“冬眠”以前,人体新陈代谢发生变化,各器官功能不如往常灵敏,肝脏排毒功能较平常降低12%,人变得易倦、懒散。随着温度下降,白天缩短,人体会大量分泌控制睡眠的荷尔蒙,导致贪睡。上述两项因素,可以说是构成伤亡事故行为的重要生理、心理诱因,所以出现了春季的4月、5月和秋季的9月、10月两个显著的伤亡事故波峰。另外,淮北地处淮河以北的皖北地区,气温相对于沿江江南,则具有春季气温回升晚、秋季降温快的时空特征,所以出现了4月、5月和9月、10月两个伤亡事故波峰。春、秋两季出现伤亡事故波峰,尤其是秋季事故波峰与皖江江南地区员工伤亡事故行为时空规律一致,值得进一步研究[16]。

3) 一天24h昼夜节律中白班、中班、夜班三个班次交接班前后1~2个小时是煤矿员工伤亡事故行为高发时段,凌晨4~5时达到最大峰值。

经对一天24h昼夜节律中员工伤亡事故初步统计,发现在白班、中班、夜班三个班次交接班前后1~2h均出现明显事故波峰,尤其是凌晨4~5时,即临近夜班与白班的交接班之际,出现尖锐的伤亡事故波峰。将交接班时间组与一般工作时间组进行比较分析,表10、表11表明,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交接班前后1~2h是员工伤亡事故高发时段。访谈中,安全管理人员分析认为,一方面与劳动预热阶段员工的生产操作的动作协调性,以及对生产操作环境适应性有关;另一方面,员工接近下班时间,难免急于交班离开工作现场,容易放松安全警觉心理和安全要求,尤其是在交班前遇到工作障碍影响交班,延误下班时(因为井下作业下班不同于地表下班,要离开作业现场还需等待升井,一旦错过升井时间将延误多时),员工更容易生产焦躁情绪心理,这无疑是事故发生的又一心理诱因。凌晨4~5时出现事故高峰,在金属矿山员工伤亡事故行为时空规律研究中未见显示,但在煤矿系统已有研究发现。究其原因,多数研究倾向认为与有机体生理机制相关。如在凌晨4~5时左右,有机体肾上腺激素分泌下降,警觉性降低、困顿,造成感知能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等,这些均构成安全操作行为的负面影响作用[17]。加强交接班前后,尤其凌晨4~5时的安全管理警觉意识,无疑是防范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4) 员工上岗工作年限,即工龄与伤亡事故发生的频次相关,其中工龄5年以下青年员工为伤亡事故行为的高发群体。

无论是重伤还是死亡事故的统计比较,表13、表14均表明:操作不娴熟的青年员工组(工龄5a以下)与操作娴熟员工组(工龄5~10a)、操作非常娴熟员工组(工龄10a以上)相比较,受伤、死亡人数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初步统计亦表明,工龄5a以下青年员工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2.2%。从事故性质看,多数为可以避免发生的恶性事故。员工上岗5a内是伤亡事故行为的重点教育防范群体。青年员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反应敏捷,接受新事物快;但是另一方面,对环境危险的认知不清晰,有机体协调稳定性因大肌肉生长迅速,小肌肉滞后发展,这些与安全行为密切相关的行为心理特征无疑是重要因素。另外,此前国内外学界也研究发现,“操作者年龄与事故关系密切”,其中“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员工的事故率较高,二十五岁以后事故率显著降低”。并认为原因是“青年工人由于缺乏经验、注意力并不够集中、劳动纪律性差、冲动性强以及判断能力不足,因而更容易发生事故”[18]。上述分析研究中,哪种原因系主要原因,在青年员工伤亡事故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加强青年矿工群体,尤其是新上岗操作青年员工的安全教育防范,无疑是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淮北地区煤矿员工伤亡事故行为心理的时空特征相对于我国煤矿系统员工伤亡事故行为心理的时空规律,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气候、温度、湿度、地层结构均存在很大差异,如同样阳春三月,南方已经大地复苏,春意盎然,但北方却依然银装素裹,冰封千里。这些地域自然差异对机体刺激,必然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和矿工的操作行为心理的差别,而探明全国不同地域煤矿员工伤亡事故行为的时空规律,为人-机-环境三因素中加强“环境”因素对伤亡事故行为的防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美]DuaneP·Schuitz,SrdneyEllen Schuitz.工业与组织心理学[M].时堪,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阮崇武,李伯勇.安全知识实用大全[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0.

[3]赵俊五,张履祥,刘星期,等.优秀矿工心理特征的初步探讨[J].心理科学通讯,1985(3):24.

[4]吴海军.煤矿安全事故的心理分析及预防途径[J].中川煤炭,2008(1):84-85.

[5]周波,谭芳敏.煤矿职工安全心理重要性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9):15-16.

[6]王隶崑.职工心理因素与煤矿安全生产[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7(1):82-84.

[7]蒲凡,孟红旗.安全心理与生产事故关联的研究进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报,2010(6):90-92.

[8]郭崇建.心理因素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影响[J].现代职业安全,2008(87):77-79.

[9]王超,周少强,韦彩平.矿工个性心理与煤矿安全管理[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2):60-62.

[10]马亚静.矿工安全生产的心理因素分析[J].陕西煤炭,2007(2):47-49.

[11]薛成悦.心理规律与煤炭安全[J].山西煤炭科技,2003(8):25-27.

[12]阮崇武,李伯勇.安全知识实用大全[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0.

[13]刘星期.12076例工伤事故行为与时空因素的关系分析[J].心理科学,2001,24(3):358-359.

[14]刘星期,周兴才,周久生.皖江地区员工伤亡事故行为心理规律初探[J].心理科学,2006,29(3):713-715.

[15]刘星期.工业社会事故行为与时空因素的相关性[J].心理科学,2002,25(2):216-217.

[16]刘星期.工业伤亡事故行为时空规律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3,27(1):62-69.

[17]王重鸣.劳动人事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伤亡事故波峰工龄
炮制工程骗钱的“甲方”
波峰焊接技术现状及绿色化设计方向
清管收球作业伤亡事故模型及安全等级模糊综合评价
那些和工龄有关的事儿
作用于直立堤墙与桩柱的波峰高度分析计算
中空玻璃胶接结构界面脱粘缺陷的超声与X射线检测研究
你的工龄和这些福利有关
这七种情况,不在岗也能算工龄
浅谈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卖工龄”的做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