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石化:搭建技术人员起飞平台
2012-01-09□
□
□ 金陵石化炼油运行一部组织新入职大学毕业生上查漏堵漏培训课。王辉 摄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曾一度困扰许多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如今在金陵石化公司找到了答案:将来他们不仅可以成为装置专家,也可以成为企业专业技术专家,将享受与相应的经营管理人员同等的薪酬待遇。
该公司2008年启动专业技术人员成长通道建设,给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了基本薪酬,初步扭转了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不安心本职岗位的状态。目前,该公司7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已经有300余人通过了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资格考核,100余人成为所在单位专业技术的中坚力量,有近30人成为了企业的专业技术专家、主任师、副主任师,分别享受企业中层与基层管理干部相同的岗位薪酬待遇。
薪酬改革、资格认证双管齐下
“装置工艺技术管理责任大、事情多,可工资收入还不如一个运行班长多”。由于类似原因,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提出“改行”。工作热情的下降,使他们不愿意去钻研技术业务,造成队伍的总体素质下滑,也曾一度使得专业技术岗位“人才断层”现象严重。
面对这种状况,该公司及时制定对策,坚持感情留人,更重视待遇留人、事业留人。从调整薪酬制度入手,在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科技劳动”获得应有的回报。2008年,该公司实施新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薪酬制度。规定在基层一线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三年和在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六年的技术人员,晋升一级岗位工资;在基层一线工艺、设备、安全等关键技术岗位工作满六年者,晋升两级岗位工资。这一新制度“填平”了专业技术岗位与其他岗位的薪酬“差距”。与此同时,该公司在集团公司内率先设立“高级专家”与“装置专家”,其薪酬待遇参照公司的处、科级管理干部,让长期扎根专业技术领域、在本职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带头人”获得应有的回报。至去年年底,该公司有6名“高级专家”获得集团公司专业技术专家称号,有20余名“装置专家”成为集团公司的主任师、副主任师。
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评定体系。该公司去年推出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资格认证”制度,在广泛邀请行业内专家研讨专业技术水平测评标准,建立完善考评试题库的基础上,首先对设备、电气、仪表专业的143名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岗位资格认证,通过评定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报告、书面考试和专业技术答辩三个环节,综合评定在岗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对在综合评定中10名未达到上岗规定标准的技术人员,要求其待岗3个月,参加培训补考,补考不合格,则取消现有岗位待遇,进行“转岗”。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组织安全环保专业岗位资格认证,参加考试的198人中不仅有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还有在岗的非专业技术人员。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在岗专业技术人员的压力,促进了技术人员的学习,一些老员工都挤出业余时间学习,主动参加相关知识讲座,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为脱颖而出者提供“沃土”
“原来以为从学校来到企业,就可以告别专业课本了,没想到如今不但原有的课本知识要温习,还有许多新的知识要学习掌握。不过这对自己的岗位工作帮助挺大的。”金陵石化炼油运行一部2010年入职的大学毕业生燕涛说。由于在单位每月组织的专业知识考核中成绩优异,入职不到两年的他,已经成为所在装置的主操。
为了尽快弥补专业技术岗位的“人才断层”现象,该公司多管齐下,充分发挥新入职大学毕业生员工所在实习工作单位的作用,努力缩短他们的“独立上岗”周期。自新入职大学毕业生员工跨进企业大门,该公司便为他们建立了“跟踪考核册”,全面跟踪记录他们入职头3年的所学、所为及综合表现。同时建立“首培责任制”,明确新入职大学生员工第一年见习期培养工作,由所在的基层单位全面负责,并与该单位的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各基层单位根据自身优势制定培训方案,安排单位的技术尖子与新入职员工签订“师徒协议”,实施“一对一”、“多对一”帮教。新入职员工较多的炼油运行一部等单位“首席技师工作室”专门为新入职员工编写了“操作入门指南”,芳烃运行部、煤化工运行部等单位则通过组织“一日HSE管理员”、“发现身边的安全环保行为”等活动,为新入职员工搭建表现平台。在这些措施作用下,该公司大部分新入职员工不到两年便能独立顶岗操作。
“导师制”为该公司提供了许多“挑大梁”的能手。3年的跟踪考核,让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专业技术人员脱颖而出。对他们,该公司实施分层次“导师制”培养:优秀青年技术人员,安排职能部门领导、公司专家担任他们的导师进行专业辅导,并以合同形式规定“出才”时间;其余人员则由所在基层单位领导、主任师与副主任师出任导师,进行专业技术帮带,使之尽快成为各基层单位需要的专业人才。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企业后备与紧缺专业人才近100名,有效解决了该公司近年来新建现代化炼油化工装置投产面临的“人才缺口”。
目前,该公司芳烃运行部、炼油运行一部等新入职大学生较为集中的单位,已成为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输出地。2008年建立的芳烃运行部,除自身的专业技术骨干全部“自产”外,已向公司职能部门和各炼油运行部输送专业技术人才10余人。该公司为油品质量升级工程各新装置投产而成立的炼油运行四部,其大部分技能操作与青年技术骨干人才,均来自炼油运行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