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触珠蛋白和α2-巨球蛋白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2012-01-07原永明周雪颖吕巍巍

检验医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肝炎肝细胞肝硬化

原永明,周雪颖,韩 倩,王 慧,张 菁,吕巍巍

(1.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检验科,上海200237;2.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肝科,上海200237;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诊断科,上海200032)

血清铁(Fe)、铁蛋白(Ferr)以及转铁蛋白(TRF)和触珠蛋白(Hp)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文献报道[1-3]不少,但 Fe、Ferr、TRF、Hp、α2-巨球蛋白(α2-MG)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本研究选取一定数量的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病例与健康对照组作比较,了解该5项指标在肝脏疾病中的相关性。

材料和方法

一、标本来源

所选择的178例患者均来自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肝科门诊,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男80例,女18例,平均年龄46岁。肝硬化患者80例,男6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3岁;疾病诊断均根据B超或CT扫描或进行核磁共振影像检查明确诊断为肝硬化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另外选取健康对照组60名,全部来自我院健康体检人群,均排除了肝功能异常,其中男30名,女30名,平均年龄35岁,。对3组标本分别进行Fe、Ferr、TRF、Hp、α2-MG 5 项指标的检测。

二、仪器和试剂

以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仪,使用罗氏试剂检测Fe;以西门子BNProSpec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 Ferr、TRF、Hp、α2-MG 4 项指标。按照仪器及试剂的标准SOP文件对3组标本进行检测。

三、统计学方法

结 果

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中Fe、Ferr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RF和H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尤以肝硬化组更甚;α2-MG含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与对照组血清Fe、Ferr、TRF、Hp、α2-MG测定结果(±s)

表1 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与对照组血清Fe、Ferr、TRF、Hp、α2-MG测定结果(±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Fe(μmol/L) Ferr(μg/L) TRF(μg/L) Hp(g/L) α2-MG(g/L)肝硬化组 80 33.60±5.00* 287.00±51.00* 2.00±0.18* 0.52±0.30*2.30±0.40慢性肝炎组 98 30.40±4.80* 256.00±48.00* 2.18±0.20* 0.66±0.32* 2.28±0.39对照组 60 20.50±2.50 152.00±29.00 2.90±0.20 1.20±0.56 1.60±0.25

讨 论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内的含铁化合物主要为亚铁血红蛋白、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后两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肝脏、网织内皮细胞和骨髓中[3]。铁过载和许多疾病关系密切,尤其是肝脏疾病[4]。在慢性肝炎中,Blumberg[5]认为:肝脏内铁的含量对乙型肝炎病毒(HBV)长期携带状态的形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含有大量铁的肝细胞更容易被HBV感染,并且有利于病毒的复制。从本实验中可得到慢性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Fe结果高于正常对照组,Fe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铁本身作为氧化剂,或可能是铁启动了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刺激肝脏Ⅵ型胶原合成,加剧肝损伤,加快了肝硬化的进程。

本实验结果显示,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血清Ferr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以肝硬化组升高幅度更大,说明肝脏疾病越严重,Ferr的含量越高。Ferr主要在肝脏合成并储存,在HBV感染过程中,由于肝细胞炎症反应,使Ferr合成明显增加,同时由于部分肝细胞变性坏死,Ferr释放入血,使Ferr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呈平行关系[6]。另外,以上结果还显示,在肝脏中有铁沉积和血清中铁浓度高的患者较之肝脏无铁沉积或血清中铁浓度正常的患者,前者的Ferr含量要高。Ferr作为一项血清学指标,虽然不能像肝脏病理检测那样对肝纤维化程度和炎症活动作出准确的判断,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慢性肝炎患者动态检测Ferr水平有助于了解肝细胞受损情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肝病的疗程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中2组TRF结果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TRF下降程度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TRF主要由肝脏合成。国外研究认为TRF水平影响Fe的状态,而铁在肝细胞的沉积与肝细胞损害、病毒复制和宿主免疫反应相关[7],当肝细胞坏死时,Fe和Ferr水平增加。本实验观察结果表明随肝实质进一步损害,肝细胞的储备功能也进一步降低,并可影响到TRF的合成和分泌,血清TRF值的降低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具有相关性。本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点与文献报道[8-9]一致。

本实验中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p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以肝硬化组下降更明显。Hp主要在肝脏合成和降解,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程度的灵敏指标之一。当肝实质广泛受损时,肝脏合成Hp的功能低下,这是造成肝病患者Hp下降的主要原因。我们观察到其下降原因很可能与肝实质损害导致合成蛋白功能低下有关。另外,肝硬化患者Hp下降的原因可能还与肝硬化时溶血有关。故肝病时Hp的水平是反映肝脏蛋白质合成的灵敏指标之一,在判断肝实质损伤程度及预后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实验结果显示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α2-MG含量均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明显。α2-MG是一种含糖量为8.4%的糖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α2-MG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肝功能受损时机体的一种急性保护性反应,以减轻病毒性肝炎病毒及其毒素、异常免疫反应等对全身组织、器官等的损害,阻止病情的发展,有待进一步论证。

Fe、Ferr、TRF、Hp、α2-MG 均是肝脏受损的敏感指标,而且某些项目是肝硬化早期敏感指标。因此,进行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能帮助临床医生对肝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地病情监测及诊疗,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致谢:感谢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对本研究工作的资助。

[1]黄聪武,白 岚.铁过载和肝脏疾病[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2,22(4):370-371.

[2]刘长恩.结合珠蛋白及其临床意义[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0,5(4):242

[3]李增禧,梁业成,盛少禹,等.铁是生命攸关的微量元素[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4,1(3):54-62.

[4]韩 巍,王朝旭.铁负荷与人体健康[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8,35(1):52-56.

[5]Lustbader ED,Hann HW,Blumberg BS.Serum ferritin as a predictor of host response to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Science,1983,220(4595):423-425.

[6]孔德华.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09,27(2):137.

[7]Bonkovsky HL,Banner BF,Rothman AL.Iron and chronic viral hepatitis[J].Hepatology,1997,25(3):759-768.

[8]高艳琴,吕 屏,汪逎经.慢性肝炎患儿血清转铁蛋白含量变化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的关系[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5,40(4):269-271.

[9]曹治宸,白 玉,刘金星,等.乙型肝炎肝损伤中铁代谢异常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1):37-39.

猜你喜欢

肝炎肝细胞肝硬化
《世界肝炎日》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世界肝炎日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