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雀异黄素抑制大鼠膀胱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2-01-06李晶磊何朝宏许长宝

重庆医学 2012年19期
关键词:黄素激酶膀胱

李晶磊,何朝宏,许长宝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450014)

膀胱肿瘤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泌尿系肿瘤,有逐年增多的趋势[1]。金雀异黄素是来源于豆类植物异黄酮类化合物,是大豆异黄酮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研究表明金雀异黄素具有抑癌及防癌作用,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株都具有抑制作用[2-5],但对膀胱肿瘤的作用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研究金雀异黄素对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SD大鼠膀胱肿瘤的抑制作用,以期为膀胱肿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动物 SPF级饲养的7~8周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00~160 g,由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2010B070)。饲养条件:YX型实验动物洁净柜饲养,常规湿度(40%~50%),温度(22±2)℃。

1.2试剂 MNU购于美国Sigma公司,以pH 6.0的枸橼酸缓冲液为溶剂,配成浓度为20 mg/mL的诱导液,―20 ℃储存备用。金雀异黄素纯度大于或等于98%,相对分子质量为270.2,分子式C15H10O5,为白色粉末状,购于陕西慧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批号:KHT2088766)。将金雀异黄素溶于75%乙醇,浓度为10 mg/mL储存液,使用生理盐盐水稀释,乙醇最终浓度应低于0.75%。

1.3实验分组 按雌雄平分的原则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各20只。按照刘红耀等[6]利用MNU诱导制备大鼠膀胱肿瘤的方法,在各组大鼠膀胱内注入0.1 mL MNU诱导液(20 mg/mL),每2周1次,共灌注5次。同时实验1组和实验2组的大鼠经腹腔内注射金雀异黄素,剂量分别是:实验1组0.5 mg/kg,实验2组1.0 mg/kg,每2日1次,连续给药10周;对照组用同样的方式注射生理盐水。15周时,乙醚麻醉处死动物,完整切取膀胱,切开膀胱,观察黏膜形态,记录肿瘤数目,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直径,精密秤称质量,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病理分析。

1.4观察指标 每日观察并记录大鼠的饮食及活动一般情况,给药前称体质量并记录。经腹腔给药时因操作失误,实验1组和实验2组各死亡1只大鼠,在实验过程中,死亡的大鼠,不在统计之列。实验结束时,剥取肿瘤组织称肿瘤质量,按以下公式计算各组抑瘤率(IR):IR=(对照组肿瘤质量―实验组肿瘤质量)/对照组肿瘤质量×100%

1.5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实验前、后大鼠体质量变化情况 各组大鼠实验前、后体质量减少情况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实验前、后体质量减少情况

a:P<0.05,与对照组比较。

表2 各组大鼠膀胱成瘤情况

a:P<0.05,与对照组比较。

2.2各组大鼠膀胱成瘤情况 对照组有19只大鼠膀胱有肿瘤形成(成瘤率95.00%),主要表现为结节形、菜花状,多为数个结节,并伴有出血溃疡。实验1组有8只大鼠膀胱有肿瘤形成(成瘤率68.00%),表现为结节状,无溃疡形成;而未形成肿瘤的6只大鼠膀胱黏膜表现出空虚状、增厚、粗糙。实验2组有12只大鼠膀胱有肿瘤形成(成瘤率63.00%),肿瘤均为小结节状;而未形成肿瘤的7只大鼠膀胱膜黏色泽鲜艳、粉红、内壁粗糙、轻度增厚。见表2。

2.3各组大鼠膀胱所形成肿瘤体积、质量和抑瘤率比较 实验1组、实验2组在肿瘤体积和质量上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在肿瘤体积和质量上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大鼠膀胱所形成肿瘤体积、质量和抑瘤率比较

-:表示此项无数据;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与实验1组比较。

2 讨 论

本实验利用的MNU诱导的60只SD大鼠膀胱肿瘤方法是目前研究膀胱肿瘤比较常用和标准的方法,具有意外死亡率低、感染率低、诱癌时间短、病理类型中的移行细胞癌比例较高及更接近于人类的膀胱肿瘤等特点[7]。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肿瘤细胞侵袭力很强,易复发和转移,研究可用于预防、诊治膀胱肿瘤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科研意义[8]。

金雀异黄素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一大类抗肿瘤药物,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9-10]。金雀异黄素抑制了膀胱组织生长因子的受体酪氨酸激酶,特别是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PDGF-R)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却很少影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能竞争性地抑制ATP结合到酪氨酸激酶催化结构域,从而特异地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11-13],这一性质会减少生长因子对非正常细胞刺激而避免过度增生,从而使肿瘤组织在体积上和质量上减轻。本实验中可以看出,金雀异黄素抑制MNU诱导的大鼠膀胱肿瘤的作用较明显,主要表现在金雀异黄素能够延缓患瘤大鼠体质量的下降,使肿瘤的体积、质量、数量减少,也能使肿瘤的成瘤率下降。虽然不同剂量金雀异黄素之间在抑制肿瘤的数量、体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病理分级中,剂量大的金雀异黄素组能明显降低成瘤率,剂量越大,抑癌作用越强。

在膀胱肿瘤的血管形成过程中金雀异黄素能够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 ogen activator,uPA)[14-15],抑制膀胱肿瘤发展过程中微血管的形成,降低膀胱肿瘤血管密度(MVD),从而减缓肿瘤的发展。

[1]黄玉华,严春寅,温端改,等.膀胱癌合并上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山东医药,2009,49(22):13-14.

[2]Wei H,Bowen R,Cai Q,et al.Antioxidant and antipromotional effects of the soybean isoflavone genistein[J].Proc Soc Exp Biol Med,1995,208(1):124-130.

[3]Osalla S,Terashima Y,Kimura G,et al.Antitumour effects of the angiogenesis inhibitorAGM-1470 on rat urinary bladder tumors in-duced by N-butyl-N-(4-hydroxybutyl)nitrosamine[J].Br J Urol Int,1999,83(5):123-128.

[4]Ji S,Willis GM,Frank GR,et al.Soybean isoflavones,genistein and genistin,inhibit rat myoblast proliferation,fusion and myotube protein synthesis[J].J Nutr,1999,129(7):1291-1297.

[5]Bei H,Bowen R,Cai Q,et al.Antioxidant and antipromotional effectsof the soybean is of lavone genistein[J].Proc Soc Exp Biol Med,1995,208(1):124-130.

[6]刘红耀,李晓东,米振国,等.N-甲基亚硝基脲的制备及其诱导膀胱肿瘤的作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0,17(6):548-549.

[7]钱立新,刘训良,丁鸿,等.N-甲基亚硝基脲诱导大鼠膀胱肿瘤作用的动态观察[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21(5):563-564.

[8]黄世明,倪江雯,魏学武,等.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J].山东医药,2009,49(22):111-112.

[9]Davis JN,Kucuk O,Sarkar FH.Genistein inhibits NF-kappa B activation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J].Nutr Cancer,1999,35(2):167-174.

[10]Thomadaki H,Scorilas A.BCL2 family of apoptosis-related genes:function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in Cancer[J].Crit Rev Clin Lab Sci,2006,43(1):1-67.

[11]金永生,刘超美.金雀异黄素的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2,17(5):190-193.

[12]钭理强,张智清,郭应禄.抗肿瘤血管再生的临床应用前景[J].中华外科杂志,1998,36(12):727.

Wang Y,Raffoul JJ,Che M,et al.Prostate Cancer treatment is enhanced by genistein in vitro and in vivo in a syngeneic orthotopic tumor model[J].Radiat Res,2006,166(1 Pt 1):73-80.

[14]Oki T,Sowa Y,Hirose T,et al.Genistein induces Gadd45 gene and G2/M cell cycle arrest in the DU145 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J].FEBS Lett,2004,577(1/2):55-59.

[15]Zhao JH,Arao Y,Sun SJ,et al.Oral administration of soy-derived genistin suppress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acute liver inflammation but does not induce thymic atrophy in the rat[J].Life Sci,2006,78(8):812-819.

猜你喜欢

黄素激酶膀胱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穿越时光的黄素石楼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膀胱镜的功与过
当药黄素对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漆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黏着斑激酶和踝蛋白在黏着斑合成代谢中的作用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