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谐与幸福感的关系

2012-01-06何安明刘华山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正性刻板负性

何安明 刘华山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人的自我和谐(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学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领域之一即是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研究〔1〕。人的内心是由各种观念和态度构成的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如果内部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严重冲突,就会逐步实现内部和谐或一致性。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和社会总体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目前心理学界已经把幸福等同于主观幸福感〔2〕本文拟探讨农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谐与幸福感的总体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信阳、南阳和新乡地区选取153名子女打工在外的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39份。男70人,女69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90人,初中36人,高中及以上仅13人;子女与其经常联系的91人,很少联系的48人;有配偶107人,无配偶(离异或丧偶)32人;身体健康的62人,患有一种慢性病的56人,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的21人(显示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很多留守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55.4%)。

1.2 研究工具

1.2.1 自我和谐量表(SCCS) 由王登峰根据Rogers的自我和谐理论框架编制,共35道题目,五点式计分,包含3个分量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其同质性信度分别为0.85,0.81,0.64。其中“自我灵活性”分量表反向计分后与其他两个分量表相加即为总分,低于74分为低分组,75~102分为中间组,103分以上为高分组,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3〕。

1.2.2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 由Kozma和Stones依据情感平衡理论研制的,共24个条目,包括正性情感(PA)、负性情感(NA)、正性体验(PE)、负性体验(NE)、总幸福度5个因子,总的幸福度 =PA-NA+PE-NE。得分范围-24~+24,为了便于计算加上常数24,记分范围0~48。经检验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再测信度为0.70,对农村老人幸福度的预测效度0.735),是幸福感测量中适合老年人的经典量表〔4〕。

1.2.3 施测程序 采用入户个别施测,由研究者本人及经过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深入农村留守老人家中发放问卷,由被试根据研究者的要求自行填写《个人信息调查表》、《自我和谐量表》和《幸福度量表》,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问卷。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留守老人自我和谐的总体状况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记分)、自我的刻板性以及自我和谐的得分均高于各自的量表中点值,其中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自我的刻板性与其中点值的差异在一个标准差之内,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记分)的得分高于其量表中点值两个标准差以上,自我和谐的总得分高于其量表中点值将近两个标准差,见表1。

2.2 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农村留守老人在幸福感的正性情感、正性体验因子和总量表上的得分高于各自的量表中点值,而在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其量表中点值,但是所有的差异均在一个标准差之内,见表2。

2.3 不同自我和谐程度的幸福感水平比较 自我和谐为高分组的有116人,占83.5%,自我和谐为中间组的有23人,占16.5%。自我和谐高分组和中间组在幸福感的4个因子分及总分上只有负性体验的差异显著(P<0.05),其他差异均不显著(P >0.05),见表3。

2.4 自我和谐与幸福感的相关性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负性情感、负性体验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正性情感、正性体验及MUNSH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自我灵活性与正性情感、正性体验及MUNSH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负性情感、负性体验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自我刻板性与负性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SCCS总分与负性情感、负性体验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见表4。

表1 留守老人自我和谐总体状况(±s)

表1 留守老人自我和谐总体状况(±s)

自我和谐程度 得分 量表中点值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46.01±8.42 40.00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记分) 45.27±6.34 30.00自我的刻板性 21.02±4.24 17.50自我和谐112.31±12.76 87.50

表2 留守老人幸福感总体状况(±s)

表2 留守老人幸福感总体状况(±s)

幸福程度 得分 量表中点值正性情感5.61±3.07 5.00负性情感 3.29±2.88 5.00正性体验 8.25±3.34 8.00负性体验 4.74±2.80 6.00幸福感29.83±9.74 24.00

表3 不同自我和谐程度的幸福感水平比较(±s)

表3 不同自我和谐程度的幸福感水平比较(±s)

1)P<0.05

因子 中间组(n=23) 高分组(n=116) F值正性情感5.00±2.86 5.73±3.10 1.697负性情感 2.48±2.17 3.46±2.98 2.244正性体验 8.26±2.99 8.25±3.41 0.000 3负性体验 3.70±2.03 4.95±2.89 3.9271)幸福感31.09±9.06 29.58±9.89 0.459

表4 自我和谐与幸福感各因子的相关(r)

2.5 SCCS和MUNSH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谐程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预测幸福感的变异量以及幸福感指数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预测自我和谐的变异量,分别以SCCS和MUNSH各因子及总分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影响自我和谐和幸福感水平的主要因素,见表5。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SCCS总分对幸福感的影响最大,自我刻板性对幸福感的影响最小;而负性情感、正性情感对自我和谐的影响最为显著,负性体验对自我和谐的影响最不显著。

表5 SCCS和MUNSH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农村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谐与幸福感状况 本调查结果说明农村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谐程度较低,自我灵活性程度更低。可能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生活压力、人际交往、社会支持和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容易形成对自我、他人、社会不正确的、僵化偏执的认知和理解,因此,这些子女打工在外的农村留守老人非常容易产生认知偏差,使得他们更多地体会到内心的无助感。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感得分低于人类的总体均值,他们的幸福感指数偏低。该结果与现有多数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结论(农村留守老人精神生活极度贫乏,缺少亲情呵护,他们压抑、空虚、孤独寂寞,患有不同程度的“空巢综合征”)〔5~9〕基本一致。原因可能在于,农村留守老人是一个相当弱势和脆弱的群体,他们不仅需要客观层次的物质支持,而且需要主观层次的精神支持;由于子女的长期外出打工,与非留守老人相比,农村留守老人更多依靠的是老伴和亲属,而不是子女,加上健康状况欠佳、文化程度不高、医疗保健尚不健全、乡村环境相对呆板单一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他们精神缺乏慰藉,情感生活匮乏,幸福指标较低,有些甚至患有空巢综合征。

3.2 农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谐与幸福感的关系 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反映的是自我与经验的关系,包括对理想自我和实际自我的认识、对能力和情感的自我评价、自我一致性、无助感等,更多地反映了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自我灵活性则是对自我概念的刻板与僵化。当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越高,对人对事对物的认识愈加刻板和僵化时,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的压力与挫折就会越多,就会长期处于敏感、焦虑、空虚、抑郁等消极的情绪情感状态之中,最终导致他们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较少,幸福感程度偏低。对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老人而言,由于经济欠发达,生存条件欠佳,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摆脱这种境地,但他们年迈体衰,文化水平较低,而最重要的支持源—子女又不在身边,在面对充满变化和竞争的社会时,可能倾向于采取简单、刻板和缺乏灵活的行为方式,最终在压力和挫折之下,他们感受到更多消极情绪的影响,较少体验到满意、快乐和价值。要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感,可以通过提升自我和谐程度来实现: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减少自我冲突和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自我和谐程度,从而提高幸福感指数。

1 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3(1):1-7.

2 郑 雪,严标宾,邱 林,等.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6.

3 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19-22.

4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6-8.

5 任 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2.

6 零东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探析〔J〕.生产力研究,2010;(7):38-40.

7 林巧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9):98-9.

8 陈 敏.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3):225-6.

9 孙娟鹃.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4):16.

猜你喜欢

正性刻板负性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国学教育理念带给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正性导向作用的研究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中性自由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