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J波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2012-01-04杨彬刘金群游秀平
杨彬,刘金群,游秀平
(始兴县人民医院内科,广东始兴 512500)
缺血性J波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杨彬,刘金群,游秀平
(始兴县人民医院内科,广东始兴 512500)
目的评估缺血性J波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将8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是否出现J波分为J波组和非J波组,比较两组临床情况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J波组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J波组(P<0.05)。结论缺血性J波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现心脏性猝死的一个高危预警指标。
缺血性J波;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性猝死
J波是指QRS波结束和ST段起始部的结合点(junction point,J点)抬高≥0.1 mV,时程≥20 ms,方向向上,呈圆顶样或驼峰样的偏离基线的波,是整体心室肌除级结束和复级开始的一个标志点。冠状动脉因阻塞性病变或功能性痉挛引起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事件发生时,心电图可以新出现J波或原来存在的J波振幅增高或时限延长时,称为缺血性J波,缺血性J波是心肌严重缺血时伴发的一种超急期的心电图改变[1]。目前已有众多研究证实J波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心脏性猝死的预警标志。本研究旨在评估缺血性J波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
选取2006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4例,其中40例患者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记录到J波的定义为J波组,平均年龄(65±6.2)岁;余下44例未记录到J波的患者为非J波组,平均年龄(63±7.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均多次记录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随访时间为3个月,观察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的情况。J波诊断标准:J点抬高,从基线向上偏移的幅度≥0.1 mV,时间≥20 ms,形态呈尖峰状、驼峰状或圆顶状,存在于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情况比较
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例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分型
2.2 两组患者心脏事件比较
J波组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J波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
3 讨论
1920年和1938年Kraus和Tomaszewski分别报道了高钙血症患者以及低温患者的心电图可出现J波,1953年,Osborn开始对伴随低温出现的J波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低温条件下的J波与心室颤动(VF)相关且提示预后不良。随后大量关于J波的细胞学研究揭示J波发生的机制都可能是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相对增加引起,并将这种临床具有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脏性猝死倾向的,合并或不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者的征候群,统称为J波综合征[2]。目前学者将J波综合征分为2大类:即遗传性J波综合征和获得性J波综合征。前者包括Brugada综合征和过早复极综合征(含特发性心室颤动);后者包括缺血性J波和低温性J波。
目前,缺血性J波的概念以及其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冠状动脉因各种阻塞性病变以及血管痉挛可引起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此时心电图新出现的J波或原本存在的J波振幅增高或时限延长,称为缺血性J波,缺血性J波是心肌严重缺血时伴发的一种超急性期的心电图改变。
缺血性J波常发生于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时,如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冠脉介入手术等,是由于心外膜心肌细胞对缺血更敏感,导致动作电位1相的切迹加深、加宽。因此,缺血性J波的出现常提示心肌外膜与内膜1相及2相初期存在明显的复极电位差,复极离散度增加是心脏电活动处于不稳定的标志,易诱发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因此,缺血性J波是猝死高危的心电图预警指标[3]。
本研究中,缺血性J波组病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明显高于非J波组,证实缺血性J波的出现是心电活动极不稳定的标志,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因此缺血性J波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现心脏性猝死的一个高危预警指标。努力提高对缺血性J波的认识,及时识别此类猝死的高危患者,尽早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有助于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血管事件。
[1]郭继鸿.缺血性J波[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 (5):298-305.
[2]裴娟慧,浦介麟.J波综合征[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4):483-486.
[3]郭继鸿.猝死高危预警的新指标:缺血性J波[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学杂志,2008,22(1):6-10.
R540.41
A
1008-0740(2012)02-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