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观察

2012-01-03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咸阳712000董晓玲

陕西医学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调整期酮体胰岛素泵

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咸阳712000) 董晓玲

2007年以来,我院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CK)30例,并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注射治疗方法进行对照,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法的差异,同时与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进行比较,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的短期疗效。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全部病例为2006年1月以来在我院住院的DKA患者66例,均符合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入选病人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CSII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5.22±16.73)岁;体重指数(BMI)(20.9±2.4);病程1月至12年。常规治疗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平均(36.38±17.21)岁;体重指数(BMI)(19.923.±08);病程半月~13年。两组的年龄、性别、BMI无显著差异(P>0.05)。

2 方 法 CSII组用美国MiniMed508型胰岛素泵经导管持续皮下注射诺和灵R,若进餐可在餐前30min由泵输注餐前大剂量,胰岛素用量根拒血糖值计算。全天量的50%为基础量,50%为餐前大剂量。常规治疗组: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注射,速度4~6u/h,酮体转阴后改用诺和灵R,三餐前皮下注射,睡前诺和灵N皮下注射。两组整个治疗过程分为酮体期、调整期和稳定期 。酮体期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2~4h复查尿酮体、尿糖、尿素氮、血糖、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根据血糖调节胰岛素用量。两组病人均同时给予大剂量补液,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治疗。调整期:用美国强生血糖仪检测8次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和凌晨3:00)。根据血糖调节胰岛素用量。稳定期:设定目标值为空腹血糖(FPG)<6.0mmol/L,餐后2h血糖(2hPG)<8.0mmol/L,胰岛素用量稳定、血糖达标3d以上。

结 果

1 两组患者酮体期酮体消失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比较,见表1。CSII组酮体消失时间及每日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病人酮体消失时间、胰岛素用量比较(±s)

表1 两组病人酮体消失时间、胰岛素用量比较(±s)

组 别 n 酮体消失时间(h) 胰岛素用量 (u/d)CSII组 30 24±3.8 49.4±8.2对照组 36 36±4.2 62.2±12.1

2 不同时期血糖比较:两组病人在酮体期各点的血糖无差异(P>0.05)。CSII组调整期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3:00血糖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疗程进展各组血糖均平稳下降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不同时期各时段血糖比较(±s,mmol/L)

表2 两组病人不同时期各时段血糖比较(±s,mmol/L)

CSII组对照组项 目酮体期 调整期 稳定期 酮体期 调整期 稳定期空腹 18.7±4.9 7.2±3.8 5.8±1.1 17.3±5.0 10.3±2.8 6.2±1.7早餐后2h 24.1±5.8 14.2±4.3 7.3±1.7 23.5±6.2 14.8±4.2 8.3±3.5午餐前 12.4±3.6 10.3±2.9 7.0±1.2 12.2±4.0 10.6±3.1 7.5±1.4午餐后2h 18.2±46.1 9.2±3.8 8.1±3.1 18.3±5.8 10.8±3.6 8.8±4.1晚餐前 12.6±4.2 11.6±4.4 7.3±1.5 12.1±3.9 11.0±3.6 7.8±1.8晚餐后2h 15.3±4.1 11.4±3.8 7.9±1.9 14.9±4.4 10.7±2.9 7.6±3.0睡前 11.5±4.1 9.7±3.3 6.6±3.7 12.1±4.1 8.8±2.7 6.8±2.9凌晨 3:00 9.8±2.9 8.6±4.5 6.4±2.5 10.3±3.5 4.4±3.5 5.9±1.4

2.3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比较:CSII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亦显著短于对照组[(7.3±2.5)d,vs(12.8±3.2)d,P<0.01]。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42.5±6.8u/d,显著低于对照组56.8±7.2u/d(P<0.05)。

2.4 低血糖发生率:以血糖低于2.mmol/L者为低血糖。CSII组发生率为6.7%(2/30),常规治疗组为11.11%(4/36),CSII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以往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本研究所采用的胰岛素泵可以进行持续、缓慢的24h胰岛素输注,并可进行餐时追加量,模仿非糖尿病胰岛素分泌;根据白天和夜间的需求设置不同的基础率,从而达到模仿非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减少了低血糖的危险。而餐前胰岛素用量,大为减少,避免了长时间的高胰岛素血 症。及时纠正高血糖 ,更快的减轻高血糖毒性对B细胞功能的抑制,更和控制血糖,大大缩短了降糖过程,也减少急性并发症的病程。本研究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酮体期和稳定期各点血糖无显著差异,但在调整期CSII组凌晨3:00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说明胰岛素泵治疗灵活地调整胰岛素基础输注,增加黎明现象期间的基础率设定,避免夜间低血糖和黎明高血糖,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缩短血糖控制时间和水平,迅速纠正代谢紊乱,有胰岛素用量少酮体转阴快等优点。对于那些经常出现低血糖,而且HbAic水平高的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是很好的选择。

[1] 贺 俭.益气养阴汤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0例[J].陕西中医,2009,30(4):416-417.

猜你喜欢

调整期酮体胰岛素泵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尿酮体“±”或“+”代表啥
集团企业NC会计调整期功能的应用
市场进入调整期 机构调仓换股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走出调整期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农药行业步入调整期下半年缓慢增长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