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探讨
2012-01-01周建君
职业时空 2012年3期
摘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就业指导工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对于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其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学校吸引生源、扩大规模、谋求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各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就业指导工作的新途径,不断开拓就业市场、创新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分析,冷静思考,研究对策,不断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一、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与不足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各种平台,尽可能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但从社会经济发展及毕业生就业的要求来看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和较多问题。
一是各地一窝蜂地办职业学校,客观上导致了职教招生市场的恶性竞争及地方保护主义。招生成本的急剧上升,办学规模和效益的急剧下降,使职业学校不得不把招生工作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招生第一,全员参与已成为各职业学校不争的现实。这种做法自然淡化了教学教研、学生管理等工作,特别是就业指导工作,无论是内部人、财、物配备,还是外部工作氛围,远未形成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联动机制。
二是就业指导工作做为中等职业学校结束“统招统分”后一项全新的工作,学校对其系统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把就业指导工作视为学生毕业前一项“临时抱佛脚”的工作。多数学校没有专业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教师,缺乏及时的就业信息服务和毕业生跟踪服务。特别是在就业培训上,内容仅限于一些就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的简单介绍,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缺乏对学生择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缺乏对学生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
三是中等职业学校现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内容相差甚远,教学内容及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矛盾越来越显现出来,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陈旧、不合理,使得学校难以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中等技术人才,从而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二、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及内涵
就业指导工作的出现在我国历史并不长,而把就业指导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更是近几年的事情。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引导毕业生充分就业、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有效方法;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人生的重要的措施。
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就是使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的理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培养其自主择业、自立创业的自觉性。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第一,启蒙职业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决策能力。
第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求职就业、开拓创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发展状况及其对从业者的要求。
第三,指导学生了解国家和地方的就业形势,有关就业的政策法规、用人制度、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为学生择业求职提供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达到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目的。
三、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机制,健全就业指导工作服务体系
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限于在“毕业前进行指导”,而要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社会跟踪的全过程,就业指导工作要建立全程化、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一是要求每位任课教师都要结合所教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工作,把职业指导工作贯穿到学校各年级教育的全过程。二是要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好学生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三是要通过开展就业辅导和求职就业行为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和能力。四是要构建与就业指导工作相辅相成的培养体系,积极实行培养、就业一体化“订单”式的合作办学模式;积极尝试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模式和毕业生“预就业”培养模式。五是要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和就业信息反馈,建立优秀毕业生人才库和优秀就业基地资料库,树立就业典型,逐步形成完整的就业指导工作服务体系,确保就业服务的优质高效。
2.深化改革,建立适应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学体系
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不仅需要建立健全机构体系,更需要完善教学体系。首先,要整合课程体系。从教学计划中的德育课中分离出以创业教育为主线的职业指导与创业课程,将就业指导课从临时性、季节性转为稳定性、常规性课程;将讲座式、动员式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固定下来。其次,要完善教学文件。根据就业指导课的特殊性,教师要通过文件学习、信息搜集、查阅资料,系统、有序地确定教学内容,制作生动直观、实用性强的课件。第三,改进教学方法。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要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主动引入参观讨论法、案例引导法、招聘场景模拟法等活动,采取新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
3.深入研究,处理好就业指导工作中三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学业与就业的关系。学业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德、智、体等方面的成绩;就业是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报酬的工作。就业是学业的导向,学业决定了就业,只有先完成学业再进入就业岗位,才能更好地承担社会赋予的重要工作任务。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不能一味地强调就业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业的基础作用,要向全体学生灌输“为了顺利就业必须搞好学业”这个理念。
其次,要处理好专业指导与全员参与的关系。专业指导是具备就业理论知识和就业实践技能的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的专门咨询和培训。全员参与则是全体教师共同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对学生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专业指导与全员参与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绝对不能相互替代。
第三,要处理好共性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的关系。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解决好学生的共性要求与个性差异这对矛盾,实现就业指导目标,必须采取合理的就业指导组织形式。在纵向上,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集体就业指导;在横向上,围绕具体的指导内容,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特点,设计相应就业指导活动,把集体指导、小组指导与个别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贾德民,等.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 王琴.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和就业指导研究[J].职教论坛,2008,(11).
[3] 卢洁莹.职业教育概念界定[J].教育与职业,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