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探析

2012-01-01张小军徐文智

职业时空 2012年3期

  摘要: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共同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有形物质力,是“物质生产力”。技能硬实力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力、专业技能力、综合技能力和创新技能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是关键、专业建设是核心、硬件建设是基础、实训建设是保障。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内涵;体系;发展策略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目前,高职教育已经占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高职专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技能硬实力,高职人文教育致力打造学生的文化软实力,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
  一、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内涵
  硬实力是与软实力相对的一个概念,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技能主要是指人运用方法和技术去解决专业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1]技能经历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学习过程。[2]技能硬实力是指通过高职教育培养形成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技能实力体系。技能硬实力主要体现为“怎么办”和“如何做”的多元组合技能实力体系。[3]为提高学生的技能硬实力,高职专业教育应以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传授为主。技能硬实力反映了高职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掌握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复杂劳动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能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中的重要部分,是有形物质力,一般可以量化和测量。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物质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精神生产力”。
  二、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特征
  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显性力量。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显性实力”,技能硬实力具有强大的威慑力、直接的吸引力和全面的整合力,一般可以量化和测量,即可以通过测试反映其综合技能实力。其二,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物质生产力”。高职教育通过有形资源的大量投入奠定技能硬实力的坚实物质基础,培养高职学生过硬的技能硬本领,增强高职教育的物质技能外延,以“物质生产力”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科学发展。其三,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外延竞争力。高职教育的竞争力既体现在内涵软实力上,又体现在外延硬实力上。技能硬实力促进高职教育适度外延式发展,培养高职学生面向基层一线的技能竞争力,切实提高高职教育的外延硬实力和外延竞争力,全面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其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速效作用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形成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建设师资队伍,完善硬件设施,可在短期内收到实效,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能比较迅速地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三、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体系
  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一个由多种技能力构成的体系,不同技能力对应不同的高职教育技能目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力;专业技能力;综合技能力和创新技能力。基本技能力是指具备专业岗位相应基本职业能力,取得相应专业技能等级资格的能力。主要包括英语技能力和计算机技能力。专业技能力是指熟练应用各专业专项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完成职业任务所需专项技能标准的能力。综合技能力是指根据专业职业活动要求,综合应用专业主要技能开发、设计综合活动的能力。主要通过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专业综合等途径完成。创新技能力是指通过产品设计、产品制作、技能竞赛、创意策划、自主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完成具体创新活动的能力。[4]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体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同技能力相互独立,但又互相交叉;体系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依据我国社会中各企业、各行业职业岗位的要求,探索构建一种既具有高职鲜明特色,又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技能硬实力体系。
  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重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是“生产生产力”和“造就劳动者”的教育。[3]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是打造高职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区分高职教育质量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技能硬实力的提升依赖于高职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有形资源的耗费。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下,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也加大了专业建设的力度,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经费投入不断加大,教学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教学硬实力建设不断增强,不断加大了对培养学生技能硬实力的贡献力度,学生技能硬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培养高职学生技能硬实力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意义重大。技能硬实力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对提升我国的民族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发展策略
  1.师资队伍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
  师资队伍是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关键。教师是高职院校的第一重要资源,高职教育突出实践技能培养,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具备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师资,即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学历学位,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过硬的动手能力。作为技能硬实力基础建设的专业建设、实训建设和实践教学等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支撑。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实训建设和实践教学的关键,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和引进学术和技术“双高”的名师与专家,引领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专业建设发展,夯实技能培养基础。[5]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积极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专业创新团队,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用好稳定现有人才,吸引凝聚优秀人才,培养储备未来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构筑师资队伍发展平台。同时,合理控制,有效整合,整体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技能结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形成师资队伍的数量优势、结构优势和“双师”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打造师资队伍“硬实力”,提高高职办学“硬实力”,建设一支素质很高、业务精湛、技能过硬、结构合理,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专业建设打造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
  专业建设是打造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核心。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承载单元,专业资源是高职教育的一项核心资源;[6]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既是一项重要的全局性工作,又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性工作。专业建设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划和目标,关系到高职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整合,关系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应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办学规模,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确定专业方向,优化课程结构,创新培养模式,校企深度合作,加强专业教学,促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专业方向与就业结构相匹配,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相对应,专业教学与工作过程相一致,以专业技能、专业品牌和专业特色形成专业硬实力,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应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内容,基于职业技能构建课程结构,基于工作任务研究教学方法,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一体化,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相一致,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体现专业教学的技能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努力打造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持续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3.硬件建设助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
  硬件建设是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基础。硬件建设主要包括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和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前者主要指实验室建设等,后者主要指图书馆、校园网建设等。实验室是培养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实验教学是高职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技能硬实力的重要环节。高职实验室建设应更新观念,面向市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充分依靠学院和社会两种资金,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实现校企优势互补,深度合作共同发展,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7]同时,实验室建设应注重资源共享,建立仪器设备设施的公共平台,提高仪器设备设施的利用率。通过加强高职实验室建设力度,为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也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图书馆是培养实践技能的又一重要场所;图书馆建设应紧密围绕高职教育教学和发展进行定位,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突出专业特色,建设特色馆藏,侧重采购技能性、实用性图书,充分利用外部渠道补充馆藏,丰富网络馆藏资源,加强文献信息服务,着力提高书刊利用率,积极引导学生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阅读,多看技能书,看技能好书;[8]为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服务,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实训建设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
  实训建设是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保障。实训基地是实施高职实践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水平。实训建设改善高职教育办学条件,彰显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实训建设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筹措建设资金是实训建设的关键。校内实训建设应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积极改善实训条件,促进投资主体多元性,寻找各方利益结合点,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双方优势互补,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一体化,提升高职学生技能硬实力,保障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9]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实现了课堂与车间的无缝接轨,开展技能训练和生产锻炼,拓展了学校的办学功能,强化了学校的服务功能,积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校外实训建设应以企业为依托,校企达成合作协议,共建“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实训安排和科技转化,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合作安排专业教学计划,合作编写工学结合教材,合作顶岗实习,合作订单培养,实训就业一体化,拓宽就业渠道,共同完成教学过程,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10]
  六、结 语
  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共同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有形物质力,是“物质生产力”。技能硬实力反映了高职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掌握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复杂劳动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能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一个由多种技能力构成的体系,不同技能力对应不同的高职教育技能目标。技能硬实力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意义重大。师资队伍是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关键;专业建设是打造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核心;硬件建设是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基础;实训建设是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怀康.核心技能体系的开发——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J].中国考试,2003,(Z4):21.
  [2] 沈剑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基于思想政治工作导向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7.
  [3] 张健.试论高职技能教育的理论基础、实施原则与操作路径[J].职教论坛,2008,(16):5.
  [4] 李平,刘锁娣.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24.
  [5] 詹先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及其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4):38-39.
  [6] 王永莲,陈斌,杨小燕,邓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与培育[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04.
  [7] 李玲玲.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孵化器——浅谈高职实验室建设[J].江南论坛,2003,(3):41.
  [8] 陈亮.浅议高职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75-76.
  [9] 邓志良.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思考[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1):3.
  [10] 申东新,夏雪.对高职院校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