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戏曲教学初探

2011-12-31付迎秋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学唱流行音乐京剧

付迎秋

戏曲音乐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受流行音乐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了解戏曲和戏曲相关文化,所以把各种地方戏曲纳入到中小学音乐课之中,已经迫在眉睫。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戏曲进校园,让学生学戏曲、了解戏曲呢?怎样教好戏曲音乐,让学生喜欢它,接受它,这是我们音乐教师们必须重视并解决的一个实践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我分析了戏曲音乐在小学校园里推广的困境。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戏曲是中国的国粹,有戏曲300余种,它将唱念做打熔一炉,集诗画歌舞为一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许多外国人都被深深吸引,为什么当代青少年对戏曲这么陌生?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戏曲种类多且存在语言差异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每个地区的地域文化不同,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秦腔、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他们互相借鉴,互相吸收,形成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而由于各地区之间习俗、语言等差异,造成有些剧种难于理解,形成了学生与戏曲的距离。

(二)流行音乐对戏曲的冲击

从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从一个新生事物,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学生美育的一部分,大大冲击了学生对戏曲的关注。

(三)学生受戏曲教育机会少。

现在学生孩子整天都是围着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科转,了解其他知识的机会少。有些学生对西方音乐很有兴趣,对贝多芬、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了解掌握较多,而对中国的地方戏曲知之甚少。对传唱不衰的戏曲剧目与代表人物知之甚微,对一些著名的戏曲剧作缺乏了解。

针对以上情况分析,我把兴趣教学中结合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收到点滴经验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多听注重体验、少唱注重兴趣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地方戏曲还并不十分了解、表演能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多听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比如在欣赏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一课,课前让学生观看京剧片段,了解剧情,教师讲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把握,做到“体验”的过程循序渐进,避免了枯燥的进入戏曲的学习。还可以运用一些文字、图片等途径来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我曾经做了个调查。学生为什么觉得京剧难,学生回答:“太拖、太难了”。所以让学生多欣赏少唱,体会其中乐趣,逐渐培养学习的兴趣才是戏曲教学的关键。

(二)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

1、课前做好教材分析,找准切入点。

每种戏曲都是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针对这一点,教师在分析教材时,不能单纯的备教材,还要旁征博引的,收集戏曲相关文化,要分析唱腔,找到难点选择适当的教法,设计教学方案。比如:二人转,特点是边舞边唱、载歌载舞。那么,在教学中加入二人转舞蹈的舞步——十字步,手绢——片花,扇子等等舞蹈的学习,让学生动起来,分小组学习,再展示,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这样就拉近了戏曲音乐于学生的距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提高。

2、欣赏与剧情介绍相结合。

教师们可以在音乐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些戏曲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欣赏。选择一些精彩打斗、服饰花哨或唱腔朗朗上口、广为流传的段子。让学生体会戏曲的韵味美。

3、学唱与表演相结合

中国的戏曲,一代一代的传统艺人靠的就是“口传心授”的方法。那么教师很好的范唱就成为学生学唱的重要环节。教师教时就边打拍子边教唱,才能做到节奏准确。教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乐谱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一些较长的唱腔。在学唱的同时让学生融入情景进行表演,让学生了解人物、喜爱人物,置身与故事当中。在学唱教学中,一定要纠正有些教师用专业演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毛病,学生能学习一点基本的戏曲知识,听懂、学唱一些经典的京剧唱段,提高审美修养就达到了目的。”

另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模仿戏曲中的外部表情,动作、眼神,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戏曲韵味美的所在。

4、在教学教学中融入流行音乐元素

在教学中“投其所好”,为了避免枯燥,在教学中我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教学,比如聆听慕容晓晓的《黄梅戏》中融入的就是著名的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内容源于京剧曲目。以及一些与剧情有关的电影片段,可以作为课前的导入环节,对学生学习就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中国博大精深的艺术瑰宝感到自豪与骄傲。培养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愫。

5、深入挖掘教材,提升教学效果。

戏曲形式与内容、风格,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准,每个经典唱段都有特点,比如,京剧唱段中的锣鼓点,又叫“锣鼓经”,武场的鼓点与文官出场的锣鼓点各有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表演锣鼓经,既练习了节奏和集体合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再比如,京剧中的脸谱各有特点,黑脸的张飞、红脸的黄盖、白脸的曹操,由此引入京剧脸谱色彩与人物角色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时,学生踊跃参与判断分析,结果自然印象深刻,兴趣浓厚。

6、注意戏曲音乐于其他科目的联系

在学生在学习戏曲的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绘画、泥塑等形式,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欣赏展现。比如:在能分清“生”、“旦” “净行”与“丑行”脸谱的基础上,尝试画脸谱,这样既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在快乐的情境中,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感知、体验、联想、理解和评论音乐的氛围,最终使教学升华为情感的渗透,并根植在学生心中。

总之,教师用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去示范和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使中国的民族瑰宝瑰宝——戏曲,得以代代相传,异彩流芳。

猜你喜欢

学唱流行音乐京剧
二十八,把面发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新闻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探究高效“律动”,让孩子们快乐学唱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浅谈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