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广东省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关系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1-12-31吴赛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

摘要:独立学院经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何保障独立学院健康发展,引起了各界专家学者的热议。本文以广东省独立学院为例,从广东省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关系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着手,分析了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即独立学院最终将独立于母体高校并转型为民办本科高校,提出了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母体高校;转设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办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壮大。迄今为止,全国独立学院已发展到三百多所。广东省作为经济发达,高等教育发展态势较好的一个省份,独立学院至今已发展到17所。广东省从最初试办二级学院到现在,在其办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如何引导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关系健康发展对于独立学院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一、广东省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关系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

1.独立学院各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各异

(1)母体高校的价值取向

独立学院在开办之初,依托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和办学经验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母体高校付出了品牌优势、教学管理经验等品牌优势,独立学院则向母体高校上缴一定比例的学费收入。在广东省独立学院设立初期,独立学院需上缴的费用占学生学费的30℅-40℅。随着独立学院地位的巩固和发展,如今独立学院需上缴给母体高校的费用降低到20℅左右。面对如今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现状,广东省政府无法单独负担如此巨额的教育经费。因此,广东省各大母体高校都将独立学院作为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渠道。母体高校十分担心独立学院的独立,必然会影响母体高校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关系的现状,甚至严重影响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关系的健康发展。

(2)独立学院自身的价值取向

独立学院创立之初,没有任何发展的基础,只有依靠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和办学经验。长此以往,很多独立学院已经对母体高校产生了很严重的依赖心理,它们不愿意花费精力去谋求独具特色的发展,而是继续依靠母体高校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淀下来的现成的办学经验。另外,独立学院还借着母体高校的“名牌光环”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对生源的吸收有很大的帮助。独立学院自身不愿脱离母体的这种价值取向也是影响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关系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3)独立学院投资方的价值取向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独立学院的投资方对独立学院进行投资后,这些投入的资金便成为了独立学院的法人资产,因此,投资方享受“合理回报”的收益,但是不享有财产支配权。另外,独立学院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办学的新机制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方只有依靠公办高校的优质资源和历史积淀来减低这份风险。因此,对投资方而言,若独立学院从母体高校分离出去,不仅该得的“合理回报”会大幅降低而且投资风险也大大地增加。出于利益的考虑,投资方也不愿意独立学院从母体高校独立出去。

2. 亟需在理论上澄清的几个矛盾的问题

(1)依托与独立的矛盾

众所周知,母体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供借鉴的办学经验以及有着历史积淀的文化底蕴等等都是独立学院迅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独立学院发展前期,对母体高校的依托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如果在实践中不把握好分寸,颇具优势的依托就演变成了危害重重地依赖,这对独立学院和母体高校双方的发展甚至生存都有危害。随着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依托与独立的矛盾慢慢显现出来了。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独立学院只有在发展中慢慢形成自己的独立性,才能避免与母体高校的相互损害。 那么如何把握好“依存”与“独立”的度?母体高校与独立学院又该保持怎样的关系来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也都没有确切的理论指导,因此,“依存”与“独立”的矛盾也是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现存关系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2)“公”与“民”的矛盾

2003年《若干意见》明确规定独立学院按照民办机制来运行。《民办教育促进法》也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对照以上法律条例,独立学院是由社会力量和普通高校合作办学的,而且是由社会力量投资的,因此具有民办的性质。然而在实践中,有些独立学院的办学者除了公立高校、投资方以外,还有某些地方政府也参与了办学。那么这样的独立学院是“公”还是“民”是很难界定清楚的。现存的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内涵复杂,很难用准确的概念来对其“公”“民”的性质做出严格的区分。这一矛盾的理论缺失也影响到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关系的健康发展。

3.相关政策制度的缺失

全国范围内,最早提出独立学院“转设”的文件是《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该《意见》规定“独立学院视需要和条件按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程序可以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在该法规的指引下,全国先后有16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广东省教育行政部门也曾颁布了一些关于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法律法规,如1995年颁布的《广东省民办高等学校设置实施办法》等,大力促进了广东省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发展。然而,广东省教育行政部门并未提出过任何相关独立学院独立并转设的法规和规定。200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办法》也未能促使广东省教育行政部门推出可行性的有关独立的政策方案。广东省相关政策的缺失是阻碍该省独立学院“独立”于母体高校的最关键因素。

二、广东省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关系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脱离母体高校,转设为民办高校

(一)广东省独立学院脱离母体高校,转设为民办高校的必要性分析

1. 独立学院寻求自身特色发展的现实需要

全国开办最早形式的独立学院是在1999年,到如今已经十余年时间,不少独立学院在办学中对母体高校百般依赖,必然不会去探究如何办出特色、如健康发展了。要使独立学院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脱离母体高校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试想独立学院若脱离了母体高校并转设为民办高校,必将接受市场最公平的选择。只有真正从市场的角度出发,独立学院才会有出路;也只有做到真正的独立,才能在内部领导体制、专业设置、财务等各方面真正的采用民营机制,找准自身的定位也就能办出自身的特色。

2. 社会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首先,受教育机会不公平。独立学院录取分数线属于本科第三批次,而收费却比普通本科还要昂贵。许多家庭无法承受巨额收费,被迫放弃学业。其次,损害了母体高校学生的利益。按照2003年《意见》精神,独立学院大胆地利用母体高校的各种优势,导致母体高校资源变得紧缺;且独立学院在接受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之前颁发的学位与母体高校颁发的学位是一样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母体高校学生的利益产生了冲击。再次,冲击了民办高校的生存。独立学院兼具双重优势,既无公办高校的责任风险也无民办高校的办学风险,处于较高的起点,这对于普通的民办高校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

3. 其他省份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的成功案例提供了借鉴

在相关的转设文件《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06〕17号)精神的指导下,从2008年到2011年,先后有16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如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转设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转设为辽宁财贸学院等等。这些独立学院的独立,为广东省独立学院树立了典范。

(二)独立学院脱离母体高校并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几点对策

1. 转变观念是独立学院脱离母体高校并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的基础

首先,母体高校要转变原始的管理观念,绝对不能一直把独立学院等同于隶属的校内其他二级学院一样来进行管理;也要从独立学院长远的发展来考虑,敢于及时放手;其次,独立学院也要转变原始的依赖心理和办学观念,只有做到自强才能达到自立的效果。

2. 建立与完善教育质量监督体系是独立学院脱离母体并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的保证

在16所独立学院相继宣布独立之后,各省独立学院的独立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对独立学院真正独立之后如何保证办学质量问题进行了思考。事实上,独立学院独立于母体高校必定会减弱母体高校对独立学院的监管和引导,因此,为了能够保证独立学院在真正独立后还能够有较高的教育质量,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就必须建立独立学院质量监督体系,以便对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

3.树立自身品牌,彰显办学特色是独立学院脱离母体并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的根本

独立学院是在母体高校品牌效应的笼罩下发展起来的,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承载了母体高校的办学风格,有些独立学院甚至连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都是盲目照搬母体高校的。这样就导致了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关系不清的现状,若要独立学院健康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树立自身品牌,彰显办学特色,也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树立了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三、结束语

纵观全国各省独立学院发展趋势,结合广东省省情,一些条件成熟的独立学院向民办大学转变是十分必要的,也将会是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关系健康发展的最好的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吴赛君(1986---),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教务处,主要从事独立学院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国宝.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 季诚钧.浙江省独立学院的独立性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9B).

[3] 安云初,荆光辉,谢志钊,欧阳斐.依托与依赖: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关系思辨[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4] 赵观石,欧阳琰.独立学院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4):35

[5] 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3.7.8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职业匹配的独立学院就业体系构建
独立学院《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