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2011-12-31兰国玉
新课程·上旬 2011年7期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资源和方法等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极大地影响小学科学教学的效率,同时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优势
1.在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给学生学习提供更为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2.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计算机可以控制文字、图形等内容,并让它们自动演绎出结果,使学生对这些对象及其演绎的过程产生亲切感。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
3.在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科学、准确地把握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时机,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及时有效矫正、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利于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条件
1.必须拥有一支掌握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必须重视教师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多媒体专业学习培训活动,使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教研能力和运用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2.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广泛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这种运用不是简单地把它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真正“整合”,这不仅要积极建设硬件,更要积极探索如何实现最佳的“整合”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熏陶的激励工具和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3.教师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辅助环境中科学而恰当地实施课堂教学。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其转化为最佳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学习共享,而不只是教师用来演示的手段。同时还要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等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新。因此在学科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形成以下基本策略: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2)借助多媒体内容丰富、具有联想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
(3)借助多媒体构建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4)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5)借助信息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大同市电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