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要让学生主动学

2011-12-31王丽欣

新课程·上旬 2011年7期

  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强调知识在经济运作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的创造力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强调高新科技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掌握任何知识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要培养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能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能用自己的手去实践,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具有健全、独立的新时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和探索。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要学
  从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应该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或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探究目标)。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有探究的必要,并且觉得可以探究,有探究的价值。问题的提出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也可以从实验开始,和实际生活联系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液体性质》中,有的学生研究小组做液体表面张力实验,把硬币放在水面获得了成功;有的小组用一个小铁珠从圆形的细铁丝圈中的肥皂沫穿过而肥皂沫并没裂开;有的小组通过两片玻璃中水面的上升来计算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等。学生设计的实验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科学素养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引发学生探究,让学生主动学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或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实验设备进行自主探究,老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也可让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同努力,尝试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多种物理方法去研究、探索。学生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解决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适时引导,同时要主动加入到学生的交流中去,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引导的方法主要有: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和补充片面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例如滑动变阻器的连接与使用方法,有的老师概括成表,使内容十分具体详尽,似乎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实际上这样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这样做是剥夺学生推理、研究与概括的权利,从而禁锢了他们的积极思维,只想着通过强化记诵方法来掌握,如此一来识记学习就陷入枯燥而繁重的脑力奴役之中,其结果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学生没有理解其设计原理和构造;没有理解滑动变阻器中各部件的依存关系;没有把它和已经学过电阻定律联系起来;没和大量的应用实例相联系,自然那种框框条条的记忆是肤浅的,是孤立的,是空洞的,学生的主动性就得不到发挥。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乐学
  科学意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教会学生将科学知识同日常生活、生产及社会联系起来是物理课程的又一功能。因此,要把物理知识融入生活的根基。物理规律和理论是人们长期生活实践和经验的提炼与总结,重视各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它浓缩了社会生产、生活,试验、实践的各方面要素和精华。另一方面,物理教学的本体价值还在与回归实践不断地进行反思,正所谓“教育即生活”。例如学习了几何光学的一部分知识后,重要的是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来解释日食、月食、海市蜃楼、光的色散、光谱、蒙气差、平面镜成像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在解释现象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知识,转化能力,提高素质。
  四、激励评价,让学生爱学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导探究性学习重要的环节。对学生的评价有研究过程评价和应用测试评价。研究过程评价主要从各小组探究的程度和是否提出或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来评判。应用测试评价可由老师精心编制,也可由学生自己编制,所编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事实证明,让学生自己编题实践是学生实践能力得以锻炼和创新精神得以体现的最佳措施之一。
  (作者单位 河北省藁城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