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的创建
2011-12-31付朝
新课程·上旬 2011年7期
摘 要: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可知,学生的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让学生处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构建起来的。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也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这对完成历史课教学任务是十分有利的。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创建
课堂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师生的主观心理因素和客观因素所构成的情和境的总和。为有效提高我所教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营造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氛围,我在多年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根据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乐学、善学、爱学”的历史课堂教学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历史课的教学效果。
一、创建生活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
历史往往离我们的现实生活非常久远,很多方面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学生都无法理解和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同时也影响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学生学习一节新课之前,我经常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历史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例如,在讲到唐朝的“和亲”政策时,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因为当时的吐蕃就是现在的青藏高原一带,现在汉藏之间通婚已经是很正常的现象了,而当时汉藏却是两个不同的政权和国度,所以当时的“和亲”政策既是政治的需要,也是一件极其伟大的事件。基于我讲解的基础上,我又把婚姻、社会、家庭以及社会责任等有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通俗的讲解,把现代意义上的婚姻与唐朝的“和亲”政策加以区别,让同学们清晰地认识到当时“和亲”政策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学生就对“和亲”有了较为明晰的概念,提高了历史认知能力。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历史现象都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多注意创设生活情境,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去体会历史知识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同时也是用于生活。
二、创建问题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对一些历史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断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历史上,有许多历史现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因此我经常有意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当时是何其的强大、威武、雄壮,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王朝,存在的时间却极其短暂,这又令人是何其的惋惜。所以,我就让学生去认真思考这是为什么?强大王朝迅速衰亡的根本原因在哪里?这就要求学生去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并请教历史老师,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去思考、去研究,去挖掘历史背后的更多素材。这个思考、研究的过程,往往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索历史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真正体验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翱翔,尽情地打开思维的想象空间。
三、创建学生角色情境,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技能
为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历史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有意识地创建学生的角色情境,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历史离我们比较久远,很多事件的发生都是学生不甚了解,也是无法体会到的,这样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就显得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增加学生的角色意识,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学习历史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而且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技能。
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一课时,对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新机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在现在看来都是十分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在当时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尤其是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的坚决反对,他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并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要求强烈抵御外侮。因此,洋务派与顽固派进行了十分激烈的斗争。这时,如果把学生放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让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一个角色,又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为此,我让学生分成“两派”,即洋务派和顽固派,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现实和国际地位查询大量的资料和文献,并组织了一场大讨论。学生在扮演角色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讨论十分激烈。在这个争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历史知识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力.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2003(16):906.
[2]郑金洲.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素质教育大参考,2008(3B):44.
[3]潘菽.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77.
[4]余文森.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C].课程·教材·教法,2002,1.
[5]胡波.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C].课程·教材·教法,2004,7.
(作者单位 河南省总工会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