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1-12-31赫莲

新课程·上旬 2011年7期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问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土壤,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下面笔者就此谈谈体会:
  一、补拟副标,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初读阶段,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实现主动阅读呢?教师可以采用补写副标的形式,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主动地探究文章的内容。如在学习《珍珠鸟》一文时,提出“如果你是冯骥才先生的助手,会拟出什么样的副标?”的质疑,学生兴趣盎然地主动与文本对话,拟写出了《鸟情》《信赖》《人和鸟的境界》《真正的朋友》《深情》等副标,从文章的主题、内容、情感等方面主动、积极地走进文本。
  二、创设情境,构建合作探究平台
  探究性学习重在提高学生从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中发现并确定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因而在阅读中虚拟情境,引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扩展、质疑,尤其必要。如在赏析《斑羚飞渡》一文时,做以下虚拟:a.假如你就是获救的小斑羚;b.假如你是狩猎队的一员;c.假如你是这一事件的见证人,分别会如何想?怎样做?教师按探究兴趣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立即兴奋起来,从斑羚的种族生存、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等方面各抒己见。这样一来,合作探究的空间有了,作者的创作目的凸显出来了,探究性学习也实现了。
  三、设计板书,培养探究思维习惯
  阅读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吐故纳新,大胆采用适宜学生个性发展,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给课文设计板书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如在学习《真正的英雄》时,学生设计出两颗部分重叠的心、长了双翅的心、光芒四射的太阳、升空的火箭等简笔画与简单的语言,图文并茂地概括文章内容。通过类似的环节给每一位学生创设平等参与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潜能,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处于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状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训练。
  四、拓展练笔,抒写独特心灵体验
  探究性阅读如果停留在对文本自身的探究,就会禁锢学生的思想。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出自我。这就是探究性拓展练笔。如在学完《伟大的悲剧》一文后,学生被斯科特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折服,对探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趁此良机,我让学生以“探险”为话题,收集有关资料,然后对其分析、探究,从探险的经历、意义、利弊等方面畅谈自己的独特体验。学生写出了视角独特、形式新颖的文章《一分钱历险记》《探险与环保法庭对抗辩论》《为探险辩护》等。这样的探究性习作拓展了学生的写作内容和题材范围,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使学生的理性和抽象性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就是让他们养成终生探究、学习的习惯。这与语文课标总目标的要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不谋而合的。探究性学习改变了以往教师单方面控制课堂的预设式教学现状,取而代之以学生自主参与,师生平等对话的自然情境教学,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