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数学新课堂 实现有效性学习

2011-12-31董亚萍

新课程·上旬 2011年7期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经常采用的方式。新课改确实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然而,在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的背后,存在着一些有待检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一些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毫无目的的自主探究、肤浅空泛的算式多样化……很多教师仅仅是模仿了课改的“形”,而未真正领会其“神”,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不到根本改变,课堂效率不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
  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来说,一个不容忽视的优越性就在于学生集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实践证明,学生间的良好合作往往胜过个人的努力,它能使学生相互友爱、互相帮助。针对数学问题,他们既要各抒己见,敢想、敢说、敢问,又要倾听对方的思路和想法,学会比较、分析,善于创新。这样,数学课堂就成为全体学生进行交流、合作的活动中心,成为“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学习乐园。在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合作的人际关系,摒弃、排除强制手段,使学生在平等、民主、融洽的环境中学习,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创设充裕的时空环境
  课堂中教师要给了学生充足的讨论、交流的时空,让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尽情的发挥,同时要留给学生合作之前独立思考的时空,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形成了初步的认识,才会有交流的需要和能力,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提醒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说一说,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成效。
  2.创设热情的帮助环境
  课堂中教师要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考虑到学生能力存在的差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帮助性的提示,在这部分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一定的启示,而不至于束手无策,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二、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学会收集、学会选择
  一个有效的学习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去。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同时也要充分利用问题情境所隐含的信息资源,选择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并对信息进行选择、提取,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1.创设充满儿童情趣的故事情境
  爱听故事是每个人儿童时期最大的爱好,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数学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故事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现成的,更多的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思维发展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创编,这样更具有实效性。
  2.创设基于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境
  有效的数学情境能赋予数学学习以生活情趣,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创设学习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有利于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
  三、体验真实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思考、发展自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学习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因此教师要延长知识的再生过程,在课堂上展开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名符其实的交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各种观点的交锋,使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有目的、有意义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真实的、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让他们能在这样的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魅力和最有效的!
  1.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如果我们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的且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逐步抽象到数学问题,学生就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