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合理的写作途径 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2011-12-31刘仁才
新课程·上旬 2011年7期
摘 要:从事语文教学多年,作者深感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病:随意性大、效率低下、学生积极性差、训练效果不佳、学生见作文即头疼、视作文为畏途,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实践,效果显著!
关键词:灵活路径;写作兴趣;实践尝试
写作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怕写作文,总提不起写作兴趣,掌握不了写作方法。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合理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
一、开展课外活动,拓宽写作空间
有一些学生对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的语文基本功也比较扎实,对于这样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提出更高的要求。班级建立了写作兴趣小组,他们是小组的核心;班刊由他们设计编排;学生的“每周一篇”由他们参与批改,好的文章由他们确定选入班刊;他们自主设计富有创意的特色栏目:“新闻调查”“名人殿堂”“美文时段”“班级星空”等等,学生在这些作文实践活动中相互学习,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捕捉多彩生活,积累写作源泉
生活是一本无字的大书,需要我们去细心阅读。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生活是美好的,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等等都是在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写日记,写周记,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每个人的感受。同时我要求学生听新闻、知时事,多读报刊,增长见识,《读者》《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写读书笔记,积累了不少的典型素材。而更重要的是在得到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会有更多的,更为理性的实践认识,这不正是作文素材、作文思想的源泉吗?
三、抓住命题走向,训练写作技巧
在教学中,让学生对近几年的中考话题作文进行审题、分析,赏析“状元”文章,让学生较系统地熟悉中考作文类型;又以符合学生实际,有新鲜感为原则,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对学生进行系列化的作文训练。黑龙江省中考作文要求以“水”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以《水的联想》为题遨游于水的王国,文章跳出编写故事的套路,多角度展开广泛而贴切的联想:由水的平淡无奇、气势宏大、坚忍不拔、清污除垢等特性分别联想到农民、人民军队、科技工作者和人民教师,由物及人,给人启迪,这是相似联想技巧的运用。
四、借力他山之石,形成写作能力
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仿写文章,也是进行写作训练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倡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重在借鉴,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在借鉴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显个性。
五、合作自评互改,提升写作水平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在作文评改时,除了教师评改外,还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的形式。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列出批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自批,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选出优秀习作进行展览。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更深刻,很好地解决了“作文一笔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的问题。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各级征文比赛中,我班学生取得不错的成绩,绝大部分同学也不再害怕作文了。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05.
[2]庞君芳.因果思维与中学作文教学.1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 江苏省兴化市大垛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