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课堂讨论代替独立思考
2011-12-31乔计涛
新课程·上旬 2011年7期
新课改形势下,每位教师都在探索着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课堂高效,让自己的课堂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人也积极地探讨着,为了调动学生,在设置课堂环节的时候,总喜欢设置课堂讨论环节,尤其是公开课,觉得这样才符合新课标,才适应新形势,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也显得热闹不少,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种方式有利也有弊,要慎用,要用好,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不然,就会流于形式,造成课堂浪费。
为了矫正过去一言堂的课堂模式,有时不小心就会走进另一个极端,让学生动起来,没错。但这动起来,并不只是嘴动起来,更重要的还应该是让思维动起来。怎么样才能让思维动起来,课堂讨论,是当前老师使用的常见的形式。笔者认为,课堂讨论有以下弊端:
一、独立思考是课堂讨论的前提
因为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他们又能讨论什么呢?正是由于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讨论时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课堂讨论形同虚设,往往成了空热闹、假正经。其实,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出示一问题后,马上组织课堂讨论,并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讨论能深刻吗?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没有充裕时间的独立思考,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有时还会产生“牛头不对马嘴”的观点,课堂讨论收效甚微。鉴于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一旦学生经过了自己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讨论时才会深入,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二、必要时,教师需适时引导
一旦学生进入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很多教师就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装门面;或者干脆不知所措地在讲台边等待;或者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等等。此种情况下,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和投入到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去,更没有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进行指导和调控。
课堂讨论的关键是教师参与。课堂讨论不是只有学生参与、教师旁观,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和调控,课堂讨论将会变得杂乱无序,甚至盲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已从传授学生知识,告诉学生“真理”,转向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做好顾问和参谋,做一位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讨论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价等全方位、全过程把握。
总之,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随时都会有新思想和新问题生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往往会阻碍课堂讨论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介入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作者单位 河北省冀州市周村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