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繁为

2011-12-31高红香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8期

  学广角》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独有的内容,教材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以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系统而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思想方法。下面谈谈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教学感悟以及对于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一点经验。
  
  一、问题情境——提供思辨之境
  
  钻研教材是备课工作的重要一环。《数学广角》的内容因受教材篇幅的限制,未能提供详尽的教学内容、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反复研读教材,参读《教师教学用书》及有关资料,深刻领会编者的编排意图,适当调整(增减)教学内容,把静止不动的数学知识转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备课时,教师应为学生的思考和辨析预设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思有所依、辨有所托。如《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一是烙饼问题,二是沏茶问题。主要通过这两个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将例1的烙饼场景换成人人都熟悉的煎蛋情境,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再根据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调整了例题的呈现顺序,将例2的教学内容与例1交换,创设帮助遇到难题的番茄娃娃解决问题的情境。先提出“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尽快沏好茶”的问题,再探究“如何安排煎蛋顺序才能节省时间”的问题,将抽象的运筹思想蕴涵在两个简单问题的解决当中。这样的问题情境设置,激起了学生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理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为学生的思辨营造了一定的氛围和依托。
  
  二、活动情境——体验思辨过程
  
  1. 在动手操作中亲历思辨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0d676ec0b0f666995cf2e8b86ae0e9e1流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数学广角》主要是体会数学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有效组织各种活动,充分挖掘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活动情境的设置成为学生思辨的滋长点和源泉,使其亲历数学思考的整个过程。如《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教师在备课时,对沏茶问题的教学预留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创设了小组合作动手排列沏茶工序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受沏茶合理安排的顺序;在煎蛋问题的教学中,采用小组交流、共同设计煎蛋安排方案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煎3个蛋的最优方案,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
  2. 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思辨内涵
  数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应充分关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对每一个问题的解析都要争取找到最优的方案。“合作、交流”给了思辨发展一个空间。如《数学广角〈合理安排〉》,课中始终把握从解决问题策略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把提高解决问题意识作为本课的重点。备课时,教师考虑沏茶所出现的可能方案(把所有的时间加起来有14分钟,13分钟,12分钟,11分钟,甚至10分钟);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交流,在生生辨析中,思维火花不断碰撞,寻求沏茶最节省时间的方案。对于煎蛋问题,也预设了3种方案(第一种12分钟,第二种8分钟,第三种6分钟),构建弹性教案,随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调整教学顺序。先让学生探索交流煎蛋的各种方案,然后引导学生对这几种方案进行比较、评议,感受煎3个蛋的最优策略,体会运筹思想的应用。课末还安排了交流煎多个蛋的合理安排问题,在生生交流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可见交流活动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