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鲜活的情境中学习语言
2011-12-31柳妹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8期
在教聋哑儿童学习语言时,我经常采用情境教学法,为他们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直观教学是促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对聋哑儿童语言训练尤为重要,它可以发挥聋哑儿童的大脑和听、视、嗅、味等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这样他们才能领会、牢记所学的内容。聋哑儿童说话是靠技巧而不是靠本能。正常人的发音可以靠听觉来协调口腔动作,而聋哑儿童的发音全凭发音器官的运动感觉,所以教师或家长在教发音和语言时先要自己掌握好正确的发音动作,这样才能教孩子发出正确的声音来。在从事聋哑儿童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我注意利用学生熟悉的环境、人物、事情等进行情境教学,使抽象的语言变得直观、具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聋哑儿童的语言训练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受训儿童的各种感官,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一是以实物营造情境。比如,通过创设“售货部”告诉学生:“你们是刚上学的小朋友,需要购置一些生活用品,到我的小店铺找找吧。”学生就挑选自己想要的物品,我随时发问:“你要什么?”生回答:“我要牙膏。”“我要牙刷……”采购结束后,我再一一问:“这是什么?”生借助实物回答:“这是牙膏。”“这是牙刷……”
二是借助图片、教具开展教学。借助图片就是以画面再现情境,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但是图片要少而精,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制图片、教具,帮助学生学词、说句。比如,“青蛙出来了”“燕子飞”这些都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的青蛙、燕子演示句子。把这些句子从静态变为动态,使学生易于理解,并进行说话练习。看图说话可以训练聋哑儿童学会按照先后顺序,有条理地描述人物、事物、景物,增强语言的连贯性及表达能力。另外看图说话还可以让聋哑儿童练习对事物进行分析、议论的能力。在选择看图说话时,应选择画面色彩鲜艳、故事主题清楚、人物关系简单、情节易懂的图片,然后结合一幅一幅直观的画面讲给聋哑儿童听,等他们理解后再串起来,并逐步要求他们自己讲述画面内容。
三是深入生活学习语言。生活中可以带到课堂上的事物尽量带到课堂上去。在演示过程中,要以看为主,来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比如大、小、方、圆等。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触觉和嗅觉等,让他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比如认识水果、蔬菜时,能尝的尽量让学生尝一尝,让学生各种感官同时参与说话训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很快被激发起来。这样,他们既学会了说话,又认识了这一类事物的特征。课堂上不能演示的实物可以通过实地参观、游览让孩子们观察,在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获得有用的生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