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引领学生习惯的培养

2011-12-31邓雄鹰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2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教育本质的诠释,他指出:“教育是什么?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认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富有哲理的论断,不仅道出了教育的职能,而且诠释了习惯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魏书生关于教育对培养学生习惯的功能作用的科学理论引领下,遵循他“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采取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方式,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育和发展。
  一、有计划、分年段,有侧重地培养
  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也不是所有习惯都能同时有效地培养。我们要改变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习惯培养的观念;改进习惯培养过程中无计划、无重点的不足。在小学生学习习惯目标系统的框架内,采取由易到难,由低到高,不同年段各有侧重的螺旋式渐进培养,逐步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特点的学习习惯。因此,好习惯的培养是需要反复训练和强化的。在各个培养阶段,拟定(或指导学生拟定)的阶段目标特别要讲求“近”“小”“实”。即,“近”就是要接近孩子的习惯实际,不好高骛远;“小”就是要求要低一点,以小见大,能通过努力实现;“实”就是目标要实在、不抽象、可操作。
  二、科科训、堂堂练,协同配合培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以兴趣激发为基础,以方法指导为途径,以教师行为做榜样,以学生内化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各科教师齐抓共管,结合自身学科教学,指导训练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数学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仔细分析、科学思维的习惯。首先要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具体要求。在进行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同时把握住演算草稿和检验答案这两个环节,对学生强化态度的严格要求。作业演算草稿的认真程度和完成作业能否自觉检验往往集中反映了学生的作业态度。如果学生的演算草稿也能像书写这样条理化、规范化,作业完成后对照演算草稿自觉认真地验算,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练习的正确率,而且对于学生认真作业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还要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完成作业的基本方法。学生在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去认真的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这就导致了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机械模仿例题的现象。今天教的是乘法,那么作业中所有题目全用乘法,稍有变形或综合便错误百出,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认真作业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训练也是一种思维定式的障碍。因此,要特别注重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理解运用算理的基本方法;不仅解应用题时要这样,做计算题、概念题也要如此,如计算题先要求学生读题,看清运算符号,分析计算数据,看有无简便方法;再确定运算顺序,动笔演算,这看起来仅仅是一种计算习惯的培养,实际上同时也包含了对思维的条理性和灵活性的训练。
  再如科学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规范操作的习惯。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清楚观察的对象,弄清观察的内容。有些同学在观察科学实验时,显著的现象看到了,而那些不太显著的现象却被忽略了,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去认真观察、仔细观察、全面观察,提醒学生不能马虎,不能只观察一个大概。对实验不仅要仔细观察而且还要积极思考。观察科学实验时,教会学生调动各个感官参与,并开动脑筋对实验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和判断,使他们达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在实验操作中,教师首先要进行科学示范,学生仔细观察后,再督促他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要求动手实验。
  同时,注重各门学科教师间的互通情况,无论是对于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大家都要群策群力,合力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抓活动、占阵地,持续不懈地培养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靠的是日积月累,靠的是顽强的毅力及持以之恒。一种行为不断地出现,直到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稳固的、连续的行为,就成了习惯。可见培养一个好习惯、改正一个不良习惯是艰难的,都不可能通过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立竿见影,而是在各种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强化的。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喜欢的各种活动为载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养成好习惯,改正不良习惯。例如: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可以在全校开展“我与时间赛跑”的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课等形式,唤起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倡导学生有效利用时间,培养学生效率意识;举办“故事会”“手抄报比赛”“经典诗文朗诵会”“知识竞赛”,开展有关课外阅读积累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强化课外阅读和搜集资料的习惯,能使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持久;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墙、黑板报、班级学习园地等阵地向学生宣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意义、方法,激发学生自我培养的意识和意志。
  四、重评价、巧激励,积极主动地培养
  长期以来,学生的良好习惯动机处于被动状态,大多是为了不受老师批评和家长训斥而为之的。在横眉冷对的惩罚当中,学生没有快乐,没有动力。我们知道,外因要靠内因起作用,内部动机比较持久,能使学习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因此,加强学生内部强化,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战胜不良习惯的快乐,能加速好习惯的养成。再由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缺乏定性,时间一长,特别是遇到困难、阻力的时候,部分孩子就会有反复。因而在习惯养成的反复训练中,应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及时而科学地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进行评估激励,实施强化刺激。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耐心纠正、具体指导、期待进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如此促使孩子不断努力直至由被动到主动,最后达到自动的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对于孩子而言,习惯的养成就是在同学的互评,老师、家长无数次的肯定、鼓励中得到强化的。
  五、清任务、理成效,有目标地培养
  按目标培养体系,根据年段的不同,每期、每月、每周都要拟定学生将要达成的目标。每阶段结束后,通过学生自评、互评,通过家长评、教师评等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自己是否达成了目标,了解自己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让每一位教师都清楚自己的培养方法是否正确、培养措施是否有效。及时总结当期任务的完成情况,避免师生对自身现状的茫然,使大家目标更明晰,措施更得当,效果更明显。
  由此可见,结合实际,用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统领学生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使学校把习惯培养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尝试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激活德育内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者单位 重庆市忠县涂井乡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