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2011-12-31袁向荣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2期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许多音乐教师只是从形式上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甚至把新课标的某些理念成为课堂作秀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这些现象分别以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间的综合、音乐课堂评价、合作交流学习、音乐课堂教学秩序、音乐课堂创造力的培养这五个方面为视点,通过代表性的相关案例,描述了目前音乐课堂教学在这五个方面出现的各种现象,提出了这些现象背后存在的缺失与弊端,并以科学依据提出了如何整改的方向性措施。
  关键词:时效性;课改实质;导向性;活泼有序;习惯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广大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教师努力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凸显出新的理念精神,在实践中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在各种教学手段的刺激和源源不断的夸奖中神采飞扬,真可谓师生同乐,欣欣向荣。欣喜之余,我们是否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在这“浮华”“繁荣”的背后,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教学效益?我们的教学目标真正达到了吗?在实施理念的过程中是否因追求表面形式而曲解了新课程的本意?我认为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应及时发现问题并认真进行反思,明确课改实质,使音乐新课堂摆脱误区变得更加真实有效。
  一、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间的综合不可漫无目的,要以音乐为本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指出,“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也就是说,无论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怎样综合,音乐课自身的特点必须凸显,音乐课堂教学自身的任务必须完成。我想一名优秀教师,应充分把握课堂时间,明确教学目标,有选择地进行知识的穿插,而不能漫无目的、发散地综合,把音乐课上成不伦不类的拼盘课。
  音乐姓“音”,不姓“繁”与“杂”。不适量、不适当地强调学科综合,而忽视音乐学科的特点,就有可能背离“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就有可能使非音乐性的教学内容充斥课堂,从而冲淡了音乐艺术自身的鲜明个性。因此,综合应以音乐为本,要围绕教学目标实施。
  二、合作交流学习不可流于形式,要有实效性
  合作交流学习作为音乐新课标的理念精髓,在音乐课堂中被广泛运用,成为新课改背景下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喜爱,但由于部分教师理念上的偏差,导致合作交流学习只是有形式而无实质。有些像“这首歌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这样一听就明白的问题,也不惜时间让学生去讨论。
  合作交流学习为教学带来的优势值得我们关注,但我们在交流时更应思考的是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和表现,关注合作交流学习深层次的问题。在合作交流学习中要保证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交流、发言补充、辩论表现的时间,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找到感受音乐的方式。教师要悉心指导,尽可能让不同程度,不同特长学生的智慧尽情发挥。尤其要激发学困生的兴趣和自信,使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合作交流学习,并逐渐扩大,从而实现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三、教学评价不可泛滥,表扬要注重导向性
  音乐教学新理念提倡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为根本点,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但在教学中,有些老师注重的只是激励功能,而淡化了教育与改善功能。有时学生回答对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老师也大加赞赏,有时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总能找到表扬的角度,并不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纠正,草草了事。在教师泛滥的表扬和学生此起彼伏的掌声中,回答错的同学感到疑惑、茫然。因为他们的表现未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们的疑惑没有得到正确的释解。时间一长,学生对表扬固有的热情与兴奋也会大大消退。
  实际上新课标中所提倡的激励性评价功能并不是有错不改,而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原则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追求艺术的评价方式,客观、准确、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虽然学生有时言之有理,体现了个性理解,但我们不能否定基本的是非观念。在肯定学生个性、创意的同时要给予疏导,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只有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才能真正形成富有魅力,具有价值的音乐评价。
  四、民主宽泛的课堂不可失控,要活泼有序
  民主宽泛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使他们的音乐潜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有效发展,增强对音乐表现与创作的自信心。但有些教师对“民主”“宽泛”的度把握不住,过分地迎合、追求学生的兴趣体验,以致经常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无所适从的局面,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在一节唱歌教学课上,教师为了让学生熟悉旋律,鼓励学生用尺子敲击文具盒为歌曲伴奏。教师话音刚落,课堂上就响起了“稀里哗啦”的声音,有的同学开始兴奋地乱敲,有的边唱边敲,一时间尺子纷飞,一片混乱嘈杂。教师放录音吸引他们停下,可兴奋中的学生好像什么都没听见,依旧“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就这样持续了五六分钟,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
  民主宽泛的目的是创设一种活泼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愉悦地学习知识,不只是形式上的宽松和学生无序的兴奋。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上,我们不要忘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在引导学生参加各种音乐活动时,要有机地组织教学,提高自身的课堂驾驭能力。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音乐课堂常规,使音乐课堂做到活泼有序。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07-01.
  [2]张翔瑞.中小学教育科研基础[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3]王潇雨.阿迪朗达克项目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J].中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