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使文章有深度

2011-12-31王易哲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2期

  高考作文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层次,其中发展等级中有一条是要求学生作文要“见解独到、思想深刻”。这个思想深刻就是文章要有深度。如何使文章有深度?我们可以从论据本身出发,挖掘论据本身的深度!论据本身的深度就是抓住人物的精神层面,进行深层次挖掘。
  在挖掘的过程中可以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叙述:人—在什么情状下—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结果。
  议论:扣紧这个结果循果探因:这个人为什么能有这个结果—原因是什么?
  比如用瞎子阿炳来写《跨过这道坎》:
  人物——阿炳;在什么情状下——瞎了;做了什么事——背着二胡在江南走街串巷;产生了什么结果——创作了《二泉映月》。
  叙述就可以这样来进行:瞎子阿炳,背着二胡在江南的霏霏细雨里走街串巷,一路走一路记,一路走一路拉!记下了他的辛酸,拉出了他的悲苦,却也拉出了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二泉映月》!
  然后分析(注意话题):结果是《二泉映月》—— 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是由一个肓人创作的!为什么?结合话题《跨过这道坎》,因为他不向命运屈服!因为他坚强地跨过了生活中的一道道坎!
  叙述结束,转入论证:《二泉映月》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阿炳,作为一个肓人,为什么能够摘取下这颗璀璨的明珠?是因为他在命运面前不屈服!他的眼睛虽然瞎了,但他的心灵却因此而更加澄澈、空明!在黑暗中,他用他倍加空明的心灵去感悟生活,去体悟人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他面前的坎一脚一脚踩在脚下,终于,他跨过了命运这道坎儿,用手中的二胡演绎出一曲生命的绝唱!
  这样来论证,既紧紧扣住了话题,又使所用的材料显示出了精神厚度,从而加深了文章深度!
  同样,这个话题也可用贝多芬来作分析:
  人物——贝多芬;情状——聋了;做了什么事——对音乐不懈追求;结果——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叙述:贝多芬,因为他对音乐的不懈追求,在无声的世界里向世人推出了那么多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最终走向了艺术的巅峰。
  循果探因:结果贝多芬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对音乐的不懈追求,在命运向他狞笑时,他坚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议论:作为音乐家,失聪已经够不幸的了,但由于他的不懈追求,在不幸面前他却坚毅地走了出来!因为在命运之神叩击他的窗子向他狞笑的时候,他敢于“扼住命运的喉咙”!使得人人都望而生畏的命运之神却在他面前自动退却!他终于登上了音乐史上无人可以替代的宝座!他跨过了命运这道坎,用生命的激情把生命的旋律演绎到了高潮!
  论证是在挖掘人物的精神内涵,只要紧扣话题来挖掘其所蕴涵的精神内涵,一定可以挖掘出我们所需要的深度来!再如:
  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人物:苏轼——屡遭贬谪,命运坎坷,但却始终旷达、乐观,著作等身,才能卓越!
  叙述:苏轼一生命运坎坷,仕途不顺,在渐行渐远的贬谪路上,却一直达观、超然,并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而且竟能在诗书画教等各个方面都有独树一帜的建树,真是出人意料之外!
  议论:苏轼为什么竟能在这样的遭际下,仍能有那么大的成就?他本该全写出“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之类的伤感之作的,但纵观他的作品,却少之又少!原来,当灾难降临时他泰然自若,把痛苦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以平和的心态处世,以达观的生活态度做人,正是这种平和的心态和达观的态度,化解了他生活中的种种灾难,使他坦然地跨过生活中的一道道坎,从而体现出“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情”的潇洒和超然!
  所以,无论在写作中我们选用什么样的论据,只要我们循着这个准则注意围绕话题进行精神层面的挖掘,那么我们的文章就一定会达到“思想深刻”这一要求!
  (作者单位 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