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词的巧用
2011-12-31余志锋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2期
古往今来,凡有成就的文学大师总是为了让动词用得准确形象、生动精彩,以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而耗尽心血。笔者在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亲身感受到动词的巧妙用法。现就一些诗段中的动词略加辨析,使大家能准确领会动词的精巧用法。
古人在文学创作中有许多潜心在选用动词上下苦功的佳话。如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练字的事例耐人咀嚼。他那脍炙人口的诗句“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中,“用”这个动词原稿最初写作“抱”,以后改为“占”“在”“带”,均觉不妥;后又改作“要”,仍感不当;最后选定了“用”。一个“用”字选得极妙,把蝉正附在高高的树枝上鸣噪着的意境全部都描绘出来了。
相传黄庭坚在好友大诗人苏东坡家作客时,苏东坡的妹妹——著名的才女苏小妹给他们出了一个题目,在联语“轻风细柳,淡月梅花”的上下联中各加一个动词,构成两句五言诗。黄庭坚添成“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东坡吟作“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都显得平淡,不能让人满意。苏小妹匠心独运,改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令人耳目一新,苏黄二人边吟边比较,也觉得确实加的妙,他们异口同声,击节叹赏!一个“扶”字,将无影无形的微风人格化了。一个“失”字,更是神来之笔:月光淡淡,红梅朵朵,梅花与月色融为一体,朵朵梅花仿佛融入似水的月光中——消失了,把人带入静态的朦胧美丽的境界。
事实上,名家、巨匠、大家无不在精心锤炼动词上下苦工夫的。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写道:“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过店面隔壁的房子里……”动词“踱”用得多传神,惟妙惟肖地将那有钱有势的“阔绰”的人,悠然自得的神态描绘了出来,简直是跃然纸上。假如这个动词换成“迈”“踏”“走”“跨”“步”等都无法描绘出“长衫主顾”的这一神态。在《社戏》中的月夜归航时写道:“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一个“蹿”字,将孩子们使劲摇船,航船穿过波浪飞速行驶的情景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有段这样的描写:“……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雪……”两个动词“卧”,把村庄、雪写活了,犹如身着素装的睡美人非常典雅地依着,给人以如诗如画的艺术美的享受。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爬月台的姿势时描写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描写中运用的几个动词:“攀”“缩”“倾”,作者为什么用“攀”而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身体,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多么令儿子揪心啊!“缩”说明脚无处可蹬,是悬空的。这样,全身力量就会在手上了,如果手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一个“倾”字写出了“父亲”艰难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可见作者写《背影》的动词最富于表现力,而且运用细腻简练的动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确实是栩栩如生。
写作从用词上入手自然是件非常艰苦的事,作文必须从一字、一词、一句、一段上夯实基础,才可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来。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第二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