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2011-12-31臧桂冰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2期

  摘 要:针对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将感情、兴趣、听说读写思扎扎实实落到实处,让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焕发师生个性和生命的活力,使师生感到教育的幸福。
  关键词:教学;兴趣;感情;课堂
  
  按照新课标的解说,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语文教育的三大特点,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因此,必须把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看做是语文课堂的基本任务,把听说读写思扎扎实实落到实处,那么,就应让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焕发师生个性和生命的活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课题。创设活的课堂,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工程,以下我将对焕发课堂活力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情”导课堂
  语文教学艺术是通过教师把教学实践中感知的与教师对教学的情感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形象,并使学生从审美的直觉深入感受而达到领悟的过程。教师凭借对教学艺术的构思,展示自己的投入情感,以此扣动学生心弦,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或营造某种气氛,或引导学生进行一种思考,或激发学生的某种求知欲望,以实现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
  对于高中生来说,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除了要从课本上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外,更想体验自己的情感。语文教材不单是提供知识点,更多的是以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作为教师,就必须创设一个独特的情感氛围,对文章中的情感要有独特的态度。
  作为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去调动他们的积极的情感,确切地讲,就是要求我们教师用真挚、热烈的爱去触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激情,去为他们创造一种和谐的心境,让他们自始至终充溢着高昂的学习激情,孜孜不倦地去求知,追求美好的人生。没有充沛的、深厚的热情,要坚持艰巨的学习是不可能的。语文教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用自己的满腔激情去沟通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使他们之间能够通过文章直接交流感情,产生共鸣。那么阅读教学就能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也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得以实现。
  二、“趣”激课堂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质,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位的工作,应当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事物、掌握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伴有一定的积极情绪,在生活中的意义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动力。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就能取得成果。
  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趋向,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古代诗词中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因此上好古代诗词鉴赏课,对实现这一任务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我在古代诗词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几种激趣的方式。
  1.以画激趣,是教学中的直观形式所产生的一种审美趣味,它具有审美直观效应。绘画,便是颇具“形趣性”的教学方式。由于诗歌与绘画有很多相通之处,而且许多动人的古典诗歌是融诗情画意为一体的,因此教学古代诗词可以把画面作为突破口,通过讲解朗读诗句,调动生活积累,将其连缀深入意境,悉心感悟。在这具体的描画中,学生不仅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所显示出来的审美感悟和再创能力也是令人惊讶的。
  以诗作画给学生们提供了驰骋想象的机会,所以他们很感兴趣,有热情,也很投入。这样的活动既增强了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又加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也强化了古诗教学的审美趣味性。
  2.以字激趣,是指教学中的思想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作品“意趣”这一内蕴力,就可以催动学生产生最高境界的审美领悟效应。好的诗,总有一些字,甚至全篇一个字,会成为诗中亮点,其精妙之处往往在于个别的字,抓着这些字,即可纲举目张。讲活这些字,会使全篇鲜活而生动,会激活全诗的意趣,从而使学生产生美感效应。
  3.以疑激趣,质疑解疑是启迪思维、深化审美的重要方法,用得好不仅会使教学生动有趣,而且诗词的意趣会容易被激活,从而使学生产生心志上的审美愉悦感。
  教学古代诗词,激趣很重要,方法也不少,只要我们充分抓住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巧妙使用,就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形趣、情趣、意趣等不同的审美形态,就可以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古诗领域和审美空间快乐地翱翔。
  当然,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的方式还有很多。在教学中,我们应当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才会在课堂教学中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孙春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2]语文教学通讯,2004(1).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1/2).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