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11-12-31胡恩龙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2期
数学活动课就是为适应素质教育和数学教育改革的要求,而提倡和推广的一种新的教学课型。经过实践和完善,其使用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增强,已经与必修课、选修课并列构成数学教育的三大板块。下面笔者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认识。
一、开展数学活动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发展个性特长
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探讨、解答能充分表现个性,也在活动中形成个性,使他们初步具备较为完美的个性。兴趣是指人对某一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兴趣培养的摇篮,它能让学生学有所乐,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求知、求乐,享受成功的喜悦。所以,开展数学活动课既是学生兴趣和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也是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发现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其特长的明智选择。
二、开展数学活动课,有助于强化学以致用,沟通理论与实践
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活动课遵循了“实践第一”的观点,对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数学,理论联系实际,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行中学数学教材,由于过分重视知识的理论结构和纯数学问题的研究,而不重视对知识的来源及发现等认知过程的探讨,所以使得学生数学实验操作能力无法得到训练。而数学活动课,由于采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探索性教学方式,因此,数学活动课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开展数学活动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纵观课堂教学,学生在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以及一定的数学能力以后,往往就不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很自然地会把注意力转向课外,容易对一些数学现象、数学、难点产生兴趣。给学生一个拓展思维、发展创新能力的空间,数学活动课为我们提供了可能。
结合数学教材和学生实际特点,教师应适当加深、拓宽数学知识,扩大认知范围,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答一些有趣的数学思考题、综合题和实践题,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发现、自由创造,以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充分发挥。
四、开展数学活动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现行的教材和教学中,学生看到和听到的,多数是有唯一标准答案的数学问题。而很少接触需要经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分析和思考,从而发现不足,然后进行纠正,并使之得到完善的问题。因此,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的表现是:只能机械的模仿,而提不出独立的创造性见解;在数学活动课中,对猜想反复进行验证、修改,得出结论的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比较好的训练。
五、开展数学活动课,有助于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在现行的教材和教学中,由于只重视知识的纯数学方面的应用,而不重视对知识建立过程的剖析和探讨,因此,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相对较低,在遇到实际的数学问题时,不能把其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而数学活动课,由于是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而得到知识的。因此,数学活动课是训练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六、开展数学活动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数学的目的,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活动课,无论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实验操作,还是建模后的归纳、猜想、验证,都离不开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在《求成绩总和》计算方法的探讨中,就用到了“互为相反数两数之和为零”“正数、负数分别相加”等进行有理数加法计算的思想方法。而在《正方体的分割》规律的探讨及“最佳策略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又都使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和数学分类思想。
综上所述,数学活动课的开设不仅为学生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为数学教师创造性的工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相信,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减负”思想的今天,数学活动课必将发挥它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