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批细

2011-12-31顾素芳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2期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的关系密切。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总结出如何带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批改,发现学生习作中的精彩语句、片段、章节等,激发学生二次习作的欲望,预约作文评讲课的精彩,让学生在作文评讲课上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秀习作,而且能够在欣赏后积极主动地进行再创作。
  一、自我修改,查漏补缺
  叶圣陶指出:“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自我修改是相当重要的。自我批改时要求学生反复地读,只有一遍又一遍地、静心地读,才能找出习作中的瑕疵。老舍先生曾经这样谈他的创作经验:“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篇文章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看念得顺不顺?准不准?别扭不?逻辑性强不?一千字的文章,我往往写三天,第一天可能写成,第二天、第三天加工修改,把那些陈词滥调和废话都删掉。”同学们在自我修改时一定要像老舍先生那样,文章写好后,自己多念几遍。在“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文章的语气、节奏以及表情达意的效果,凭借语感加以纠正。
  二、同伴互改,取长补短
  伙伴互相评改有利于学生互相取长补短。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崔琪指出:“同伴之间的影响更有渗透力和震撼力。”事实上,同伴习作中的精彩表达对发展、优化其他学生的习作语言的确具有奇妙的作用。这是因为同伴之间的习作语言虽然水平有差异,但是大多比较接近,给同伴以亲切、鲜活之感。不像课外读物中积累的词句,陌生感很强,有“可望不可即”的感觉,不利于内化。同时,小学生都有较强的好胜心理,在批改同伴习作,发现其习作中的亮点时,常会产生不服气的心理。这种心理会推动学生去模仿、创新,甚至超过,容易取得成功。
  三、老师再改,记录优差
  老师在批改习作的同时做好批改记录,可以心记,也可笔录(当然以书面记录为好),利于评讲时对号入座。批改记录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的习作,要求有所不同、有所侧重。中年级可以侧重于记录一些典型的错别字和病句、摘录学生习作中的精彩语句等;高年级除此之外,应该加进修辞手法的运用、立意、选材优劣、细节描写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记下学生习作的等级,比如记下某位学生某篇习作的题目,主要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可以记下某次习作的大体情况,主要优缺点。
  四、师生同改,教学相长
  这里的师生同改主要指评讲课上,老师和学生共同修改某些同学习作中的某些句段,通过评改达到进一步提高的目的。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创造性地采用不同于传统作文批改的方法。比如:用简笔画代替眉批。在好词旁边画“红五星”,在佳句旁标示“小红旗”,想象丰富的句段旁画“红叶”,好的开头结尾送“大拇指”,在内容具体的段前画“笑脸”,对构思新颖的习作在题目上画“太阳”。我还尝试着在学生的作文等级上进行改革,把运动会上的金、银、铜牌引进作文的评价中来,给学生发金奖、银奖、铜奖,特别好的还可以发超级金奖,而且在给学生发这些奖时绝不吝啬赞美的语言。用这些评价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这样,批改作文就成了学生的期盼,同时成了一种享受。
  以上的批改,学生是批改的主体,批改过程中,将批改权还给了学生,评讲课上师生共同参与,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触发了写作灵感。即使习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在这样的批改过程中,也会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从而模仿出高一层次的习作,使评讲课上欣赏与创作齐飞!
  (作者单位 江苏省兴化市竹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