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导学的实践与反思

2011-12-31刘志诚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2期

  摘 要:针对学案导学模式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出现的偏重形式,教师在积极探索的同时要保持冷静的思考。学案设计体现学科特点,体现差异教学。学案使用,注重反馈信息,注重学后反思。
  关键词:学案导学;学科特点;差异分层;注重反馈;学后反思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上的相关内容。同时,学生可提出思考后的疑难问题和独特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案导学模式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出现的偏重形式,忽视内涵,偏重结论,忽视过程,偏重书面表达,忽视实践操作等现象,我们在积极探索的同时要保持冷静的思考。
  一、学案设计,体现学科特点,体现差异教学
  大家都知道概念性强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所有数学的内容都是以概念为它的基本元素的,由概念组成命题,由命题组成整个逻辑系统。我们设计了“知识储备”环节,通过知识填空和复习小结来衔接新旧知识。又通过“问题情景教学”和不同的变式练习,让概念在不断的运用中逐渐形成,经过比较、实践、摸索、总结、归纳等过程,最后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在设计学案时充分利用“知识结构图”和“网络知识填空”等环节,让学生把概念网落实在纸上。让所有的、相关的、从属的概念在学生头脑和学案中都形成一个网络。
  二、学案使用,注重反馈信息
  一般学案使用的流程是在学生充分预习,填写学案后反馈到教师那里,教师整理反馈信息后再通过课堂讨论研究,精确点评,学生重新整理。也就是说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必须对学生的学情充分了解,这就要求反馈的适时性与真实性。学案中很容易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错误,或概念理解错误,或定理法则运用条件不足,或思维方法不对等。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错误,不仅要指出其错误所在,还要正确分析产生各种错误的原因,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意安排类似的练习,让学生及时矫正。
  三、学案留白,注重学后反思
  学案上留出空白,给学生写下反思和交流话题,提倡学生学后反思。即(1)解题后的反思。解题后对审题过程和解题方法及解题所用知识的回顾及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若在解题后及时重现一下这个思维过程,追溯“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多次受阻的原因何在,总结审题过程中的思维技巧,这对发现审题过程中的错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2)提炼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中本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与数学对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新旧知识的学习运用中渗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领悟、运用并逐步内化为思维品质。(3)知识整合,网络衔接。既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也是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阶梯。(4)交流话题给师生以交流平台,能促进教学更好的发展。
  当然,学案导学的模式还在深入探究中,以上只是个人当前的浅见罢了,仅供同仁参考。
  (作者单位 青海省海南州牧草良种繁殖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