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建设
2011-12-31孟祥辉刘丹丹
职业时空 2011年12期
摘要:我国高校虽然已经开展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还不完善。通过明确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范畴,加大实训课程的建设,学生社团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教育,构建一个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职业生涯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具有职业生涯意识和职业技能的大学毕业生,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企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尤其是2008年,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率普遍下降,就业压力持续上升,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对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观望、定位不准、举棋不定等现象,表面上来看是学校就业指导不到位,就业跟踪辅导不及时,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认识不够,不了解就业形势,或是他们的诚信度不高所造成的,但是究其实质,是高校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薄弱,职业生涯素质普遍不高所造成的。当前,全国各个高校虽然大都已经开展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却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达到的效果,这和当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不完善,缺乏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培训具有直接关系。2009年丁伟等进行的一项关于职业生涯课程的调查显示,有57.3%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或不清楚甚至没听说过”,28%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描述不够完整。对自己将来如何发展没有规划的学生占54%,同时,有近80%的学生希望学院给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1]。由此来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建设亟待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素质亟待提高。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成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进行自我剖析,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2]。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成指的是,在高等学校现已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职业生涯形成论》和《现代职场论》等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新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和积极参与作用,同时校方与企业进行合作,构建校外职业生涯教学实训基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系。通过对现有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完善,构建一个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培养教学体系,尤其是加大相应的实训课程的建设,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而应是扎扎实实地在实践中开展,从而培养职业意识,锻炼职业技能。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
针对目前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课程结构方面的不完善,进行重新调整,以培养大学生的生涯发展为目的,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锻炼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不仅仅是针对就业而简单地谈就业指导,而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职业生涯发展问题。
1.明确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范畴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几乎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也有的高校还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但是几乎全部的高校都没有认识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还都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去开展这些课程的教学,即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从大学教育的目的来说,不仅仅只是培养大学生具有一技之长,而是通过教育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还要能充分就业,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创造价值,实现自我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大学教育应该培养大学生的这种职业生涯意识,并具有职业实践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仅仅通过几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简单地使部分同学找到一份工作,况且这份工作是否是他们所感兴趣的,是否是他们能够最大实现自我的工作还都不得而知,仅仅只是能达到勉强的维持自己的生活需要。这些可能才是目前许多大学生有业不就等现象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想要的工作是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也就是没有职业生涯意识和素质,或职业生涯意识和素质不过硬。因此,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范畴重新认识和界定,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及其他相关的课程纳入到职业生涯教育教学的范畴里来,培养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职业人,而不仅仅只是教会他们去找到一份工作。
2.职业生涯规划要覆盖各个年级的各个学年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步骤、合理地统筹安排各阶段职业教育课程,实行递进式的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尽可能把企业最新的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写入教科书,缩减学校教育与社会应用之间的差距[3]。
为帮助学生增强职业素质、形成符合实际的职业理念,从新生入学开始就灌输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形成论》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了解职业信息,了解自己的职业人格、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同时,引进先进的职业规划测评软件,通过科学、完善的测评手段,给予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毕业生完整、科学的自我认知。让学生大致知道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类型,并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比如到企业去采访,调研,或回访校友等,通过参与这些实践和有益于就业的现场互动,了解自己选择职业的环境情况,进行职业定位。
二(或二、三)年级时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和《现代职场论》等课程,加强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利用大学科技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资源,让学生们自选实践行业和实践单位,并安排一定时间的就业体验或是创业行动等活动,以验证自己当初对职业的定位,如果与自己的职业兴趣相吻合,那么他可能就会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并通过实习了解到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学习;若是与自己的职业兴趣不相吻合,那么他还可以及时地进行其他方向的职业定位,同时侧重于学习专业技能和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
毕业年级让学生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和市场需求,开始求职的全方位训练阶段,如写简历、求职模拟面试和笔试的技巧等,此外还进行职业分类、职业性质咨询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在毕业生与就业部门间牵线搭桥,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并能够人尽其才。以就业援助为主线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人生蓝图,通过职业生涯教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支援活动。
3.让学生社团参与到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来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旧是靠就业指导中心几堂课、几场招聘会来完成,缺乏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对学生的教育也仅仅局限于教师站在讲台上讲,知识在黑板上写的“满堂灌”单项教学方式,缺少联系实际和个性化指导,案例分析不充分,学生参与性不强[4]。笔者也针对我校一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60.3%的学生认为“对待此门课程的关心度不够”,82.1%的学生感觉“职业生涯规划离自己的需要太遥远,现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太早”,53.8%的学生认为“需要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改进”。因此他们就对此门课程的重视度就很低,达不到我们所期望的教学效果。因此吸纳学生会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协会等学生组织或学生志愿者参与校园招聘会、座谈会、校友见面会、雇主校园宣传等活动,邀请学生会帮助联系各地校友参加相关招聘会,有时还鼓励学生组织独立举办一些类似的活动,通过发放职业探索小册子,吸引各个年级的学生,欢迎他们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学生社团组织寻求服务,帮助学生探索职业兴趣,告诉学生可能感兴趣的活动,培养找工作各方面的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让广大学生感觉职业生涯规划就在自己身边,自己时时刻刻都需要职业方面的了解和实践,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氛围,也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4.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教育
高校应打破过去封闭的教育模式,加强与产业、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企业要求大学不仅可以提供人才,而且还能成为研究开发新项目、培养人才的委托对象。通过建立与校外企业联系的专门机构,吸引众多企业与高校合作,根据高校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企业的发展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根据不同企业的用人要求,进行不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通过邀请不同企业的在职人员到高校课堂里进行实践教学,以及让学生到定向培养的单位去实践,通过这种针对性和目的性很强的“订单式”教育培养,让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就业,不仅能提高就业率还能提高大学教育的效率。
四、结 论
通过上述措施,建立一个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发展问题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这需要高校、学生、企业以及社会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能够起到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有业不就、观望、定位不准、举棋不定等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同时,还能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本质问题,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提高职业素质,促进个人职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乃至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伟,印香俊.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就业指导新模式[J].现代企业文化,2009,(30).
[2] 马新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40.
[3] 王丽燕.日本大学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9).
[4] 任雪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菏泽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