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
2011-12-31潘晓燕
考试周刊 2011年90期
摘 要: 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增强职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作者总结了五点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学习兴趣。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更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使学生获得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而提高教育质量不能寄托在“加班加点”补课上,主渠道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职业高中中,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课后的知识复习很少,而对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化学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考查科目。因而对于职业高中的化学教学来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尤为重要。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课堂教学主要由教师、教材、学生三部分构成。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学生依靠教师走向教材。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吃透教材和学生,把握好教材,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充满爱心,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要想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学生要想学。而爱是推动教育过程的力量之源,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充满爱心。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为他们排忧解难,经常询问他们的情况,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使他们从老师的关心中树立起学习化学的信心。
二、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其中重要的是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分析学情,根据学生基础设计问题和作业,通过课堂上的练习,使学生能学到知识,提高自信心,最终确定教学方法。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中找出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设计情景,导入课堂教学。
真实的学习应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通过来自现实生活的有意义的情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解决,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索研究的欲望,培养创意思考能力。由日常生活出现的化学问题导入,例如:暖水瓶中水垢如何清除、如何鉴别厨房常用的纯碱和食盐等,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效果会更好。当教师把学生从教材的狭小天地中解放出来,不断引进新的知识信息时,学生就会产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潜能就会在这些信息的刺激和触发下活跃起来,从而处于积极的思考和行动中,并且获得深刻的情绪体验,对所学知识“回味无穷”,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贯穿课堂每一分钟。
在课堂教学中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耐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切实实现课堂教学中“主角”与“配角”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也就是说要缩减教师“表演”的时间,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主动探索,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发现问题并相互讨论一起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五、科学地提问题,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科学选择提问内容,太简单的内容,学生会不屑于回答,但如果问题太难,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就会白白浪费思考或讨论时间。可见,课堂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考虑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使他们通过思考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率。其次,提问之后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作出努力。经过思考,他们也许就能恍然大悟,不仅省去教师讲的时间,而且有利于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效率。再次,在学生思考时,教师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就介入,就会减少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介入过晚则会让学生过久处于迷惑状态,造成学习兴趣降低。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教师无需介入,学生们就能解决问题。
总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兴趣,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而是要用更多的课外时间来进行科学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蒯超英.学习策略.湖北教育出版社.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