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互动形式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应用

2011-12-31陈娟

考试周刊 2011年90期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交往间的相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亲子互动的阅读关系,可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阅读的能力。
  一、建立师生互动的阅读关系,让幼儿敢于表达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与教师对话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创设平等、自由的师生互动的和谐环境,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敢于表达。
  首先,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和孩子交流时,我们要弯下腰或蹲下,拉着孩子的手,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纯真的眼睛说话,让孩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他会把自己内心的悄悄话一咕噜地全告诉你。在幼儿游戏时,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组织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让孩子感受到老师也是一个爱玩的大孩子,没有了“大人”与孩子间的距离感和神秘感,他们会拥着你七嘴八舌地说说游戏的快乐。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我们要耐心地指导、提供必要帮助,让孩子感受到此时的你就像自己的父母,他会情不自禁地谈起自己最得意的事。在学习活动中,我们要注意随时保护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交往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幼儿回答的问题,我们都用赞许的眼光、正面的语言激励他们。尊重幼儿,切忌轻易打断幼儿的表述。我们要以商量的口吻和幼儿对话:“这样行吗?”“你认为呢?”他会凭着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观点都亮出来。假如你把遇到的困难或要解决的问题抛给孩子们,他们一个个会像模像样地讨论起来,孩子的天真善良的本性展露无遗。在这平等对话中,师幼互动,沟通顺畅,相处愉快而又融洽,这样幼儿的口语表达得以发展,情感得到正确导向,智慧得以提升。
  其次,在提问、讨论、思考的过程中建立师幼互动阅读关系,让幼儿敢于表达。教师在语言活动中应借助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或提升语言经验。提问的方式方法同样也会影响教师和幼儿间的互动效果。而此时的教师“提问”应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故事情节线索,紧扣主题。
  最后,在表演、游戏等延伸活动中建立师幼互动阅读关系。情景表演,是一种生动形象,融动作和语言于一体的表演活动,是幼儿很喜欢的活动形式。在幼儿学会了一个故事之后,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表演,孩子们对一边叙述故事一边表演感到很有趣,更会因为有老师的参与而充满信心,一个个会争着表演。这样一遍遍地复述故事内容,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体来说,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宗旨就是要在平等、自由的师幼互动中,保护幼儿运用语言的积极主动性,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表达。
  二、建立生生互动的阅读关系,让幼儿乐于表达
  根据多元智能的理论观点,不同的幼儿拥有不同的智力强项,这为幼儿之间的合作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由于幼儿之间地位平等,因此幼儿更愿意与同伴一起进行探究。因此,同伴之间的互动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关系。与师生互动相比,幼儿之间的互动多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所引起的,所以同伴互动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由于幼儿之间的能力水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伴互动也就缺少了师生互动中的引导性,而更多地增加了自发性、合作性。在需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时,我经常使用同伴互动的方式。比如,在阅读活动中我经常改变集体看一张大图片讲述的惯例,而是将几名幼儿结为一组看图。并对看不懂的地方讨论、提问;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暂不作答,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幼儿讨论,鼓励他们自己找出答案。让幼儿共同观察、讨论能促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得到发展。因为提问的幼儿有一个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而应答的幼儿有一个倾听—思考—回答问题,甚至是质疑的过程。每个幼儿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想象,疑点或看法,这样的同伴间互动能真正让他们从“学会”到“会学”,也给了不同层次的幼儿同等的表达机会。当教师遇到幼儿的观点有分歧时,不要急于下结论,允许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尊重他们独到的认识,这有利于培养幼儿善于思考、敢于求异的思维品质。
  在合作阅读中,幼儿同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建构阅读经验,这种阅读强调让幼儿通过合作与交流,发现他人阅读方法上的独特之处,调整自己的阅读思路,达到相互启发、深入理解阅读内容的目的。“生生互动”的阅读形式,让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交流。这样可发展幼儿的阅读技能,使幼儿产生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从而乐于表达。
  三、建立亲子互动的阅读关系,让幼儿勤于表达
  家庭是幼儿第一教育场所,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喜欢依偎在父母身边,感受着父母的关心与爱,阅读对幼儿首先是爱的享受,其次才是知识的获取,幼儿阅读与其说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与父母共同游戏的过程。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家庭环境及父母的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亲子共读”对幼儿来说是最好的阅读途径。我们十分注重家长的参与,通过“亲子课堂”的形式,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了一种互动的阅读关系。
  首先我们创设了“亲子书吧”。利用家长每天来园离园时间,请家长抽出15至20分钟陪孩子。给家长提供相对固定的时间开展亲子共读,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仿编故事和儿歌。其次,开展幼儿口述活动。幼儿对幼儿园里的生活、感想、做的游戏、听的故事、阅读的图画等进行口述,家长或用笔录,或用录音机录音、用摄像机摄像等对幼儿的口述进行记录,有时幼儿也可以和家长一起写写画画,再一起阅读、观看,次日返回幼儿园布置在阅读吧的墙上。此外,双休日家长应带孩子去公园、书店、风景区等地,充分利用孩子感兴趣的周围景物,在玩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介绍家乡的景点,学做“小导游”。
  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交流,家长学到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孩子阅读时的需要,以正确地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幼儿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阅读的领域广了,阅读的兴趣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提高了。
  通过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亲子互动的阅读关系,幼儿的语言能力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将得到极大的发挥。他们会表现出更强的自信心和自主精神,阅读会真正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学前教育研究,200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