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语文从爱背诵开始
2011-12-31邢红珍
考试周刊 2011年90期
摘 要: 背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小学阶段中的背诵教学为例,围绕背诵教学的实践和困惑,对在教学中背诵如何很好地实践这个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 兴趣 技巧 教育合力
学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如何加强语言积累呢?背诵会起很大的作用。
背诵是一种积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背诵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加深对课文的感知和领悟,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记忆力和智力的发展。
古人早就强调“熟读成诵”,不管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是《唐诗三百首》,都要求学生诵读如流,可如今背诵在常人头脑中却已经变味了。很多人认为:背诵=死记硬背=食而不化,背诵被冷落了,取而代之的是琐碎地嚼碎、分析,可是文章的某些知识点往往很难百分之百地讲出来;即使讲出来,只听别人讲,体会也是不深刻的。要让学生真正有所得,必须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那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加强背诵训练呢?
一、让学生快乐,有兴趣背诵。
有兴趣才会认真积极地去做某事,所以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
1.多夸奖学生。
赞赏夸奖会让人信心百倍,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就是兴趣的源泉。“你的记忆力真好!”“听了你的背诵简直是一种享受。”……这类语句能激励学生,使学生的信心得到强化,背诵的能力也就会提高了。
2.换花样背诵。
小学生都爱热闹,所以我们要多动脑筋,换点花样。在背诵时可加点语气和身体动作,边背边表演也不失为很好的选择。例如背《第一次抱母亲》时,“我左手托住……右手托住……”就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想想母亲的轻,想想“我”由于不知道母亲多重而用了很大的力气,差点仰面摔倒的画面。这样做大家更能从心底体会到作者的内疚和母亲为我们付出的艰辛,背诵就会容易很多。
3.老师范背。
在孩子眼中,老师什么都懂,他们从心底渴望模仿老师,所以老师要求学生会背的内容,老师必须先会背,背诵时,师生双方参与,使得那些平时怕背诵的学生看到老师在背诵,也会受到触动,自觉投入背诵。我校有位老师在教学《槐乡五月》时,那么长一段要求背诵的内容,她指名让几个学生背了后,自己身体力行,娓娓动听、绘声绘色地把那一段背诵了一下。背诵时,学生几乎都不自觉地轻轻地同步动着嘴唇,摇头晃脑,模仿老师的动作和神情,他们似乎沉醉了,欣赏着他们最敬佩的老师,渴望自己也能背得那么流畅,那么深情。这样的教学片段让听课的所有老师也沉醉了。渴望背诵这时已经成了孩子们的自觉行为,老师通过范背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又提升了学生的背诵兴趣,这样的课堂效率能不高吗?
二、背诵要有技巧,有步骤。
有了兴趣,还要有技巧,集中精力背诵一篇课文或者一段语句,最忌东张西望,注意力分散。采用下面几种方法可以提高背诵效率。
1.刚开始认真听老师读,加深印象。
学生在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坐直,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老师朗读的速度要慢,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余地。特级教师孙双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而提出的“以蓬勃的言语激情感染学生”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他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出示了古代诗人李白、王之涣的两句诗,同时激情澎湃的音乐响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孙老师伴随着音乐投入地朗读后,学生体会到了“艄公真的配当黄河的主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赞美和敬仰”。这时学生对艄公的敬佩到了极点,热血沸腾,于是课文中突出中心的最后一节背诵也就水到渠成了。
2.自己练习,培养语感。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培养语感。一般方式有同桌齐读、自己默读、边做动作边读、边读边背等,可灵活运用。如《卢沟桥上的狮子》第二自然段,卢沟桥上的狮子姿态不一,但是顺序容易弄混,在指导第一种形状时蹲坐下来,用双手放在嘴边做朝着远方长吼状;第二种形状把头低下,手放在耳朵背后,做倾听状;第三种形状依靠在同桌怀里,闭着眼睛做熟睡状……这样边读边背,边做动作,直观性和趣味性会调动学生兴趣,学生们很快就能把课文背诵下来。
3.多背,反复读背,强迫记忆。
老师大声朗读,学生随着老师无声或小声地尝试背诵。老师朗读时一定要放慢速度,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易出错的地方还要加以强调。哪个地方学生没跟上,就要求学生在书上做标记,再反复背。这样的反复读背能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去背去想。
4.及时抽查学生,带动所有学生。
让背得较快的同学起来背诵,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又能激起其他同学的竞争意识。抽背过程中,老师还能示范背诵。
5.采取默写手段。
检查的方式还可以通过默写,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样既动脑,又动手,可有效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和知识,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
6.注意复背。
当天背诵过的文章,晚上睡前和第二天起床后,应进行一次复背,并在每周六、周日再适当地复背,以后过一个月再复背一次。
三、坚持家长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个好家长抵得上十个好老师,所以正确指导小学生背诵课文,也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每天的语文作业都要有读书半小时(包括看课外书籍)的要求,其中硬性规定必须由家长对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当然不能把所有任务都交给家长,有部分学生还是要老师和家长一起监督的,所以第二天要对学生进行抽查,确保学生都能不折不扣地完成背诵任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既然知道了背诵的重要性,我们就要努力让学生不排斥背诵,高效率背诵;既然爱语文从爱背诵开始,我们就有义务将小学语文背诵任务落到实处,使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日渐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