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种课程资

2011-12-31潘利娟

考试周刊 2011年90期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效益。为落实这一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努力发掘学生可能利用的一切学习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激活语文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取得了良好的课堂实效。尤其是《七颗钻石》一课的教学让我感受颇深。
  《七颗钻石》是苏教版小语三下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大旱年间,一个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在爱的作用下,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变化的故事。选编教材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爱心的伟大力量,懂得献出自己的一份爱。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我根据文章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巧妙地利用多种课程资源,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巧用图文资源,激发学生神奇的想象力
  由于这篇课文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那么教师首先就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置身于故事中,感受干渴的困境,这样,既能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为凸显文中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做铺垫。于是上课伊始我出示图片:“一棵干枯的大树,一条干涸的河流,一片干裂的土地。”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你们有过口渴的经历吗?感觉怎么样?并根据这段图文想象一段故事情形,再描述一下“焦渴而死”的情形。而后我接道:同学们都有过口渴的经历,即使是短短的时间,也难以忍受。在一个干涸、干枯,甚至有人和动物焦渴而死的地方,最珍贵的毫无疑问就是水了。同学们所想象的“焦渴而死”故事就发生在我们今天所学的《七颗钻石》课文里。这样的开头既培养了学生神奇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情趣。
  二、巧用网络资源,引入神奇故事的情境
  板题后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大熊星座七颗晶亮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通过网络等资源来了解的,有谁知道吗?”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有趣而又有难度的问题,同学们竟都能较轻松地回答: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个叫卡力斯托美女。天上最大的神宙斯爱上了她,她与宙斯所生的孩子取名为阿卡斯。神后赫拉知道后,使用法力把卡力斯托变成了一只大狗熊并抢走了她的儿子。15年后他们母子相见,母亲认出并扑向儿子,儿子见大狗熊扑来,正准备用箭射。宙斯突现,也用法力将儿子变成了一只小狗熊,认出母亲,相依一起。为保护母子俩,宙斯给了他们两个星座,也就是大熊座和小熊座。我在学生讲完以后又将话锋一转:可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却是另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他重新阐释了大熊星座的来历,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吧。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增加了这篇课文的神秘感。
  三、巧用录音资源,营造神奇的学习氛围
  为让学生在读中领略故事情境,感受童话的艺术魅力,获得美的享受,达到神奇的效果。我采用播放配音朗诵录音的方法来营造神奇的学习氛围。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听读后我又巧妙运用“当(?摇?摇)时,水罐(?摇?摇)。”的说话设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初步感知小姑娘的爱心,让交流的话题传达出爱的讯息。为加强朗诵训练,感受爱心,我还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把握感情基调,读出感情。学生可以站在赞美爱心的角度,读出美感;也可以从读童话的角度,读出故事的神奇。
  四、巧用学习工具资源,搭建进入神奇世界的平台
  为了达到本课识字目标,同时扫除生字障碍,为学生搭建进入神奇世界的平台,我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词典、课外资料等工具,自己读准“竟”、“匆”、“绊”、“咽”等字音,读通句子;同学习小组相互读课文,正音。并重点联系第一段,理解“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的意思,再次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紧缺,从而加强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五、巧用视频资源,再现故事神奇的变化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难点。为突出与突破这一重难点,我根据空水罐的几次神奇的变化巧妙地制作多幅演示视频,分别讨论,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第一次神奇变化,视频演示:夜里姑娘手拿水罐为病母找水,累倒在草地上睡着了,醒来后发现水罐装满了水;让学生感受其孝心,孝心如晶莹的水。第二次神奇变化,视频演示:小姑娘将水滴倒给小狗后木罐变成银的;让学生感受其对动物的爱心,博爱如银。第三次神奇变化,视频演示:母亲说自己要死了,将水递给女儿后银罐变成了金的;让学生感受伟大的母爱,母爱似金。第四次神奇变化,视频演示:小姑娘将水给了过路人后金罐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涌出巨流;让学生感受无私的爱如钻石。接着视频演示:配乐,大地出现绿洲;学生听音乐闭眼想象;出示句子,填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所有的河流都(?摇?摇)了,草木丛林都(?摇?摇)了,许多人和动物都(欣喜若狂)了。系列的视频演示,学生真正感受到爱的神奇力量,并彻底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六、巧用音频资源,将神奇爱的力量在学生心灵中升华
  学会关心他人也是本课的重难点,为此,最后音频的播放,在《爱的奉献》歌曲中,演示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变成了天上的七颗星星。在音频的感染下,让学生讨论课文结尾的内涵,学生畅所欲言,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让世界万物都沐浴在爱的柔光里;同时也希望人人都能拥有一颗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一“爱”的主题。为进一步使学生的心灵升华,我又让学生带着作者的这份美好的愿望,配乐朗读:爱是什么?爱是清晨的霞光,照亮睡眼蒙眬的黑暗,牵过一缕缕阳光。爱是什么?爱是鸟儿在枝头高声地吟唱着童年的歌谣,一句句悠扬。……续写爱是什么?随后布置学生课后作文《爱的力量》。
  当然,语文的课程资源范畴很广,正如《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指导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即我们生活中一切能够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资源都是语文的课程资源。我相信,只要从教材和学生出发,发掘和创设各种课程资源,就一定能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