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英语教学中思维流的控制

2011-12-31冯仰球

成才之路 2011年31期

  摘要:作者结合自身多年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从理论的角度具体分析了思维流的启动、持续、高潮及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作者认为应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一原理并加以充分利用,努力激发学生思维流的启动,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持思维流的持久发生,从而达到一定的教与学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流;迁移;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指出:人在需要、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下,当思维活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一种思维流,在思维流的积极作用下,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皮层高度兴奋,学习感受性、记忆力增强,反应敏捷,教和学达到和谐共振的高效状态。思维流是一种客观存在,一种科学事实,有它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笔者根据思维流的启动阶段、高潮阶段和结束阶段,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对思维流的形成、持续及运用作了初步的探析。
  一、利用多种渠道,诱发思维流的启动(启动阶段)
  (1)注意力的迁移。在思维的启动阶段,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方面转移到思维活动的对象上来会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上课铃响后,要使学生迅速安定下来,将注意力快速转移到英语学习上来,教师起主导作用。我常常指导学生谈论国际、国内及周围发生的事件,采用问答交流方式,辅之以生动语言、动作、表情或图片、录音、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帮助学生迅速完成神经器官对其他器官的调节,通过注意力的迁移,诱发思维流的启动。
  (2)刺激学习动机。思维流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一定的条件满足时,人的思维才能形成。动机条件是形成思维流的首要条件,如果没有内在的动力和心理的需要,没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愿望,人就不可能深入、认真、持久地思考和研究,也就不可能形成思维流。针对这个特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灌输学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内部动力,从而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同时,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课后多创造机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最初的情趣性兴趣向稳定性的志向性兴趣引导,诱发思维流的启动。
  (3)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思维流形成的另一条件是知识信息,具备与思维对象相应的知识信息是形成思维流的必要条件。在学习过程中,一定的知识是思维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语言知识,这是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在教学中,我将平时分散学习的语言知识加以归纳、比较,再进行补充、整理、提高,将学生较生疏的内容排查出来,重点讲解,强化训练。同时自编或借鉴一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如英语几个定语的顺序的口诀“官(冠)带(代)数姓(性)状,大兴(新)色国才(材)”。在思维流形成的过程中,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起着振奋精神和强化动机的作用。在动机作用下,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使已有知识迅速处于觉醒和临战状态,加速思维流的启动。
  二、内容适度、成功体验,保持思维流的持久性(高潮阶段)
  经过了思维流的启动阶段,学生渐趋振奋,思维渐渐进入到解决问题的中心和关键,各种积极心理因素和思维活动逐渐产生和谐共振,思维流渐入高潮阶段。这时,人处于高度自觉状态,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思维高度活跃,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学习的效率达到平时的最高水平,教与学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这种思维流的状态下较长时间地学习呢?研究表明:思维流的持续,主要依赖学习的适度和在思维过程中不断成功的体验。
  (1)安排适度内容,是思维流持续的一个重要条件。学好英语并非一日之功,是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和反复记忆的结果,这就要求学生长时间在思维状态下学习。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使内容像长在树上的果子,跳一跳就能摘到,学生就愿意去跳一跳,摘下果子。如果果子太高,跳一跳根本够不到,学生索性就不跳了。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就还想再摘另一个,学习英语也和摘果子一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就能刺激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每一节课前我都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学生、备课。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我在教学过程中安排适度的内容,最终使学生始终在思维流的高潮阶段中学习,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2)不断获取成功体验,是思维流持续的另一重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要获得一次成功,大脑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记,在下一次就会重现成功的体验。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把取得眼前的成功作为直接的目标,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学生产生一次又一次继续学习的兴趣。如:2005-2007这三年中,我们班有一个叫ZL的学生,入班时英语偏科,基础差,很难产生思维流。于是,在教学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一次又一次的表扬推动下,他产生继续学习英语的欲望,逐渐进入乐学的状态,高考满分120,他取得了114分的好成绩。由此可见,学习过程中的成功感是学生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忘记学习时间,使他们更加专注地学习,使他们在思维流的状态下长时间思考、学习。
  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差异,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对后进生,补思想、补知识、补学法,上课多提问,课后多辅导,作业多面批,一点小的成功,就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兴趣,树立信心,使他们尽快达到班级平均水平,适应全班整体教学活动。这样,所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都能较长时间地在思维流状态下学习,取得教与学的最高效果。
  三、根据不同情况,把握好思维流的结束(结束阶段)
  思维流进入高潮阶段一定的时间后,开始逐渐进入结束阶段。思维流进入结束阶段,有时因为学习任务完成,有时因为一定时间限制,如晚自习的铃声响了或考试铃声响了等,有时因为外来干扰或出现疲劳等等。这时,我根据不同的情况,要求学生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放松一下,让大脑休息好,以待下次形成思维流。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思维流的形成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应当从学生的心理素质、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学内容适度及学生成功体验出发,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选好切入点,抓住契机,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形成思维流。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