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理念下幼儿区域活动的设置与管理

2011-12-31韦慧

成才之路 2011年31期

  近年来,区域活动作为强调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作为培养幼儿探索能力的主要途径,已受到幼儿园的普遍关注和采用。我们在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把握住“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在实践中对区域活动的设置与管理做了一些探索。
  一、区域设置要服从于课程和教育目标,和幼儿商量决定
  蒙台梭利提出:“只有孩子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在设置区域游戏时应目标明确,以目标为依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还要和幼儿一起商量、讨论。为让幼儿拥有真正的自主,我们将权力下放给幼儿,让他们自主地决定“我们想创设什么区域,布置在什么地方,和谁一起玩,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让幼儿决定游戏的材料、方式、内容及玩伴,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进行游戏,解放了幼儿的手脚和头脑,让幼儿成了自己真正的主人。如主题“我找到了春天”,幼儿经过讨论,汇集了“春天的花草”“春天里的动物”“春天里的为什么”“植物的观察记录”“我的发现”等,分布在室内外,这些都是幼儿自己表现出来的探索兴趣。
  二、材料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重视幼儿的参与
  幼儿的发展存在着各种差距,各个年龄层次的幼儿其发展状况不同,发展层次不同,发展速度不同,兴趣需要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投放材料时应以幼儿为主。要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需要来投放材料。如小班幼儿具有好奇、好模仿,语言交往、生活自理等能力差的特点,在区域设置上要注意用大的块面,材料也要大一些,平行游戏多一点,“娃娃家”“扣扣子”“找朋友”“穿衣服”“排排对”等都是很好的游戏。中班幼儿动手能力、认识水平有了相应提高,材料要侧重于动手操作,“智力角”“做做玩玩”“拼图游戏”“找规律”“语言角”等游戏中,可以设置一定的情节,内容丰富一些,可用图片、实物、废旧材料让幼儿摆弄、操作。大班幼儿思维更为活跃,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喜欢探究事物和问题,可为幼儿提供放大镜、计算机、科学箱、树叶、酒精、醋、各种工具等材料,让他们探索、发现,图片内容可以更丰富、抽象,以启迪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幼儿的知识。
  三、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
  区域活动虽然是一种自主性的活动,但并不是让幼儿随便玩玩,放任自流,而是有目的、有规则的活动,要让幼儿“跳一跳,够得着”,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了解当前幼儿的经验水平、知识水平,去留心身边幼儿的发展水平,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典型行为和细节,思考什么时候介入,什么时候等待,幼儿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如在大班益智区,有个穿珠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似乎对此活动乐不知疲,常常那里挤满了人。于是,教师就用了人数限制的手段。有的孩子去别的区域活动了,有的孩子站在旁边静静等待,眼睁睁地看着别的孩子开心地玩。教师及时调整了策略:将益智区由原来的两组扩大到三组、四组,充分满足孩子活动的需要。在每个人会穿的基础上,每天对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同色穿、同形穿、间隔穿、快速穿等,循序渐进地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最后进行穿珠比赛。在活动结束后,展示幼儿的作品。这样,在老师的共同参与下,孩子游戏的兴趣和水平不断提高,孩子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积累了经验,锻炼了能力。
  四、游戏结束时让幼儿参与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是开展区域活动结束环节,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发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共解难题提升经验,提供充分表现、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激发再次活动的欲望。评价的结果也往往影响到幼儿以后活动的情况,评价对幼儿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要注意重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评价方式有很多,可以全班进行,也可以分组讨论,也可让幼儿自己评价,可以由老师指点迷津等。不论何种形式的评价,都不应只侧重于结果,而更应侧重于活动的过程。
  (1)多角度评价。①从区域活动规则上进行评价:“今天谁玩区域活动时声音小?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更换区域的时候,没有将原来的区域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个区域去,下次活动中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②从区域活动的创意上进行评价:“你学习了什么新本领?”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困难或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对一些困难或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如:“为什么报纸很快就浸透水,而挂历纸就不容易浸透水,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做呢?”“为了使下次游戏玩得更开心,还需要做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能激发幼儿进一步主动探索的愿望。③将幼儿的区域活动评出等级。如评选出最佳区域:操作最认真区、成果最显著区、最安静区、材料投放最整齐区、收拾玩具最好区等。
  (2)多形式评价。①集体与个别相结合。集体评价是对区域形式的完善,有助于平衡个别指导和集体教学,充分激发同伴之间的学习,还可以根据幼儿兴奋点产生新的主题项目。要多问幼儿“你学习了什么新本领?向谁学的?”为幼儿提供互动学习的机会。集体评价一般是针对区域活动中一些较为普通的问题在全班幼儿面前提出来。还可采用个别谈话法,某一幼儿出现某一不良行为时,要与之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他认识问题,提高规则意识,以免犯类似的错误。要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及细微的进步,指出他的不足之处,鼓励他发扬优点,争取进步。②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比如,“今天我玩了什么?我玩得怎么样?我们这组玩得怎么样?我觉得XXX小朋友玩得好还是不好?谁玩得好?为什么”。通过自评与互评,幼儿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别人的长处,进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幼儿园区域活动不再是强调“整齐”“美观”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劳动,而是幼儿想玩的、喜欢的、自己动手准备的、和同伴及教师互动的游戏。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要把握住新课改的理念,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别太在乎幼儿的认知、技能提高了多少,而注重区域活动的整个过程,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金坛市春风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