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2011-12-31胡红敏
成才之路 2011年31期
愉快教育针对“应试教育”束缚学生思想,教法刻板,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等弊端,着眼于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习变为愉快的过程,从而使学生乐学、愿学、爱学。
愉快情绪有助于个体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界事物和提高活动的积极性。而兴趣又往往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而产生。有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学习热情必然会高涨,学习成效显著。我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启发学生善于把握不同教材所具有的不同情调,并努力创设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使师生在情感交融的氛围中进行教与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讲课前一声“同学们好!”以情激情,创设融洽的情感氛围,创造一种使学生感到亲切“如沐春风”般的愉快的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者,讲课时,面带微笑,表情亲切、自然;提问时,多用鼓励、肯定的眼光和语气,唤醒学生的自信意识,使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
再有,课上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掌握知识。我注重课文的朗读。因为所教的课文不同,情境就不同,情调也会不同,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朗读掌握不同课文所具有的不同情调,用饱含激情的声音去朗读课文,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进行形象而逼真的描绘,并辅之于抑扬顿挫的语调,使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描绘的情景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就会从具体的情调中产生相应的感情。如《天山景物记》“美丽多姿”而又“艳丽迷人”的语调,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风景谈》写农事花草的情调,衬托了作者热爱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情感;又如在教学戏剧《雷雨》(节选)时,挑选两位朗读好的学生,分角色、有表情朗读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台词,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有声语言环境中,较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培养学生阅读话剧剧本的兴趣。同时,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提供了近似身临其境的感性的替代经验,激发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天山景物记》一文时,播放VCD片《大江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