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考核方式的改革

2011-12-31金淑红

成才之路 2011年31期

  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实现从教材体系校教学体系转化,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考核方式,实行综合考核特别突出实践考核,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考核方式;改革
  
  考试考核方式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高职院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观、价值观、荣辱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科学的考核和评价是对教学的有力督促,同时也是检验教学实效的唯一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仅需要掌握理论,更重要的是践行,单纯的笔试考试已经不能成为评判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尺度。要改变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只关注理论考试成绩,不考虑日常道德行为实践的学用分离现象。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状况,探索思想政治课考核方式的改革就成为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第一,高职学生的高考分数偏低,相对于其他层次的大学生而言其知识面较为狭窄、单一,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受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自身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公德意识,拜金主义思想比较严重。由于是专科文凭,面对就业难等问题,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目光短浅、心灰意冷、缺乏自信、自卑心理等。有的学生从一入校,就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心里极度空虚,胸无大志;还有的学生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等。
  第二,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尴尬。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从地位上说属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效果上说属于“教师教得累,学生60分万岁的课程”。高职思想政治课有明显的应试特点,似乎学习这门课就是为了考试,于是考试被强化,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思维训练即对其素质培养。这种情况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培养,不仅不能很好地实现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更谈不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积极探索高职思想政治课考核方式的改革
  思想政治课教学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而是要让这些理论知识成为他们做人做事的指南。过去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时,往往简单地以期中加期末成绩以及平时的出勤为依据,这种评价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原有的考核方式必须改革。应做到闭卷考试与开卷相结合,课堂表现与课外表现相结合,基础理论知识考试与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应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正确理论和方法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考核应重在考查学生社会实践和道德实践活动的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平时作业及日常行为操守等,并辅之以课外实践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形式。几年来我们特别尝试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在定好考核标准的前提下,利用了以下实践考核方式。
  第一,组织课内实践教学活动。利用课堂演讲、讨论、辩论等考核方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社会敏感、热点问题,如药家鑫事件进行充分讨论,发表个人看法。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参与面,让学生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主动实践、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二,组织校内的课外实践活动。如:通过让学生参与校园公益活动、社团组织、校园的文化建设等活动,使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和层面展开,使学生在切身体验和感受中提高实践能力。
  第三,组织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与团委、学工处联合开展学生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机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品德践行能力。
  总之,通过一系列主动的、合作性的、探究的、愉快的学习方式以及全新的评价方式的实施,必将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有很大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实践,其学习能力、学习技巧和探究精神得到发展,主体意识、组织能力、责任感和创造性得到加强,合作意识、交往技巧、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提高,适应能力、承受能力等良好心理素质得以形成,沟通理解、与人为善、宽容大度等优良品格得以培养,从而基本具备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