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2011-12-31李少洪
成才之路 2011年31期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既要重视课前设计,又要关注课后的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做好课后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后实践。本文从如何进行课堂反思、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等方面,谈谈教学反思的一些做法及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反思;初中数学
教师的经验是教师的最宝贵的财富,而经验来自对教学的反思总结。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进行思考,做出评价并进行改进。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提出自己对课堂教学反思的一些感悟。
一、如果进行课堂教学反思
成为名师的关键步骤就是进行教学反思,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1)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反思学习内容难易程度是否适合我们的学生,学习内容的容量是否适当,学习内容在课堂上是否得到充分展示,学习内容还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有的教师在课堂设计时,活动一个接一个,课堂上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学习氛围一派繁荣景象,但要深究活动安排的用意,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时,有的教师竟说不出个所以然。课堂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我们不能够为活动而活动,教学内容的一切安排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
(2)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反思学生最后的学习效果如何,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怎么样,学习情绪怎么样,是否都参与了教学,教学过程是否适用所有学生。学生的课堂反应活不活跃,不等于课堂效果好。教师在看待这个问题时,应该看学生在新知识的层面上的思维活跃程度,而不是针对已经学过的知识问题。
(3)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反思整个教学流程,如课前准备工作、新课导入、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评价、课堂练习的设计等等。特别在导入新课时,要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同时,教师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提倡教学民主不等于不要教学秩序。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4)对教学效果的反思。课后要反思教学的效果如何,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是否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否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应该设法让学生多体会和感悟,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
二、反思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对教师只能昂视,不再是教师对学生有绝对的权威,不允许学生有半点的异议。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学习的主体,作为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堂,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主要职责。课堂教学中要随时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