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1-12-31衡健
成才之路 2011年31期
摘要:地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理解的桥梁,思维的翅膀,记忆的捷径。我们要充分认识它的重要作用,以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这样,我们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走出死记硬背的误区,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理解;训练;提高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图”多是其最明显的一个特点,这也是区别其他学科教材的一个特点。地理教材中的“图”主要包含地图、图表、图片(景观、漫画)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图”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一种特殊的教材、实在常用的教具、绘画艺术和语言艺术的结合体。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好教材中“图”的功能,会使地理课堂丰富多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
一、地图的运用
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是地理教材中出现最多的最常用的一种图。“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地图的运用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它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利用地图导入课程内容。教材中的地图是根据教材内容绘制的,一幅地图代表一部分课文内容,几幅连续的地图构成一个完整的文章段落。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获得知识,再将知识落实回图中,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例如“中国人口分布”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图例,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人口密度,而我国的人口分布图明显的颜色不一,得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这个结论;再引导学生观察代表人口密度大的颜色和代表人口密度小的颜色的分布,得出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结论。再回归教材内容,学生极为容易地掌握了这个知识。
(2)利用地图理解重难点。地图直观、形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征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形象符号表达的视觉语言,采用视觉语言来分析、研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及规律。”例如,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位置的掌握,就需要学生多读多看。
(3)利用地图训练思维。地图除了直观功能,还有隐性功能。教学时,充分发挥隐性功能,让学生发现图中隐藏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探究的思维能力。如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的教学,图中直观地告诉学生石油主要输往美国、西欧、日本等地,而且我们中国也成为中东石油的输入地,让学生思考其中隐藏着什么知识。学生很容易发现世界经济发达地区有哪些以及中国经济的崛起。
(4)利用地图提高技能。运用地图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是最基本的地理技能。例如某个地理区域位置的确定,就可以利用该区域的经纬度来帮助。两幅图,一幅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幅为朝鲜半岛,仅凭轮廓形状,学生很难知道这是哪个区域,而根据经纬度位置,学生很容易发现一个位于北欧,另一个位于东亚,缩小了判断范围。
二、图表的运用
地理图表是根据统计数据绘制出来的用来表示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和相互间的联系的一种图,主要有柱状图、扇形图、曲(折)线图、复合图等。这类图能有效地反映出大量的相互联系着的地理信息,而且简单明了,这一点是地图无法比拟的、无法替代的。这类图的使用首先使学生明确图例、横纵坐标的含义、数据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例如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横坐标代表年份,纵坐标代表人口数,依据图可以读出我国每个年份的大致人口。人口增长曲线的斜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分为三段,1949年以前,1949年到1982年,1982年至今。学生在获得我国人口增长的状况的同时,通过积极思考,也可以获得导致这个变化的原因。
教材中还有许多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数据、根据要求自己绘制各类统计图表的范例,这样的效果更好,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图片的运用
地图和图表尽管作用很大,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些象征符号不易使学生产生真情实感,不易形成具体的地理观念和概念,而图片形象直观,能够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图片主要有景观图(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图片给学生展示的都是最直观的地理知识,也是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这些图片可以弥补课文文字叙述的不足,突出重点难点,形象、生动、逼真、具体的体现课文知识,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初中学生正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直观形象思维仍占主要优势。不仅让学生看图,而且要配合精彩的讲解,再让学生思考图片所反映事物的原因,以便于学生领会教材的主题、内容,培养思维能力。例如讲解南极洲气候特征时,可以让学生看南极的企鹅和冰山图,学生从图中就可以得出南极洲的冰雪高原和烈风这一主要特征。再如水资源的缺乏和重要性,充分讲解教材所配“非洲灾区的儿童”图,能够极大地渲染气氛,让学生切实感受水资源的重要性。
图片还有地理漫画,地理漫画多以夸张、幽默的手法来描述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一般主要反映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生动形象,寓意深刻。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抓本质,领会深刻含义。如水资源缺乏的原因,配了两幅漫画“就地取材”和“钓鱼者的困惑”,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两幅漫画来说明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的水污染问题,而不能仅仅利用它们来活跃课堂气氛。
地理教材中的“图”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何让它的功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仔细研究的一个课题。教学中注意图文结合,借助图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教材也会变得简单明白,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更为重要的是,这有利于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结合,使地理课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陆芷茗.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