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探析

2011-12-31江鹭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2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成本

江鹭芳

(厦门象屿港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建设工程造价,一般是指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它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存在着联系。因此,在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进程中,既要肯定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作用,又要认真分析它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弊端,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运用价值规律的原则,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去健全和完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1 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问题

1.1 所谓的"无标底"招标及招标工程人为压级压价,导致工程造价失真。招投标工程成本价难以界定及其操作的困难,使工程招投标管理部门较难在中标价是否低于成本价这一关键问题上实施有效监控,致使部分业主为减少建设投资,利用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现象,人为压级压价,致使"不合理"低标中价,同时也埋下了工程质量事故的隐患。

1.2 工程设计标准难以控制,严重浪费。部分设计人员缺乏责任心,人为提高安全系数造成巨大浪费。应中标施工单位的要求,人为变更设计,抬高标准,配合施工单位赚取超额“利润”。

1.3 部分新型材料价格失真,导致工程造价虚增。新型建筑材料日新月异,特别是装饰材料。由于信息不畅其价格异地差别极大。承包商利用部分业主的不知情,导致造价失控。

1.4 "三超现象"普遍存在。部分业主单位为了争取项目能顺利通过,采取"化整为零",尽管压低概算造价,预留投资缺口,在建过程中通过追加投资,提高建设标准,结果导致概算超估算,预算超过预算,决算时又超过预算。

1.5 有的审计机关存在"以审代结"现象,扰乱了过程造价管理的正常秩序。

1.6 工程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薄弱。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

1.7 工程肢解发包,行业垄断严重。由于建筑市场缺乏规范的法制管理,某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中不是从工程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肢解工程多方发包。也有某些行业依靠特权垄断发包。造成现场的总包单位无法协调安排进度和对现场的统一管理,造成施工中的浪费。工程肢解发包和行业垄断增加了中间环节,抬高了工程造价,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1.8 对造价中介组织管理力度不够。近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工作的中介组织发展很快,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各种中介组织的资格认定和审批未能严格执行,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不一。

二 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措施

2.1 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较多,可从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两方面着手,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控制工程直接成本。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项目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及其他直接费。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控制。

2.1.1 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2.1.2 材料成本控制

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机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2.1.3 人工费控制

从用工数量和用工来源方面进行控制。第一,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垒生产、文明施及零星用工下达指标到机组进行控制。第二,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精减人员;第三,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工费。第四,根据工程项目属地的人力资源及其价格情况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2.1.4 机械费控制

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力求上一个项目买一批设备。在设备选型配套中,注意一机多用,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的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精简项目机构,降低间接成本。项目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照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保证工程质量,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工程产品,是施工单位的基本责任和义务,而且好的质量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应十分重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但在把握施工质量标准问题上,有的项目一味追求高质量,追求1 00%合格率等,这样势必降低施工进度。增大施工成本。要避免这种倾向,首先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就要对质量目标的确定有一定的前瞻性;其次,对质量目标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不要盲目追求"最新"、"最高"、"最好"等目标,第三要定量分析提高质量目标后对施工成本目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成本。合理使用资源,降低工期成本。合理的工期,将使项目成本支出控制在合理水平。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

2.2 建立市场行为监督保障系统。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流的自由经济,而是法制经济。政府职能部门要运用法律、法规,规范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市场行为,依法制止垄断和种种不正当竞争,保障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健康运行,发挥调节作用,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2.3 加强对造价咨询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管理。咨询中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几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建筑市场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服务作用。但作为一种新兴行业,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咨询人员素质差;二是业务行为不规范;三是不公平竞争比较突出;四是咨询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竞争激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从三个方面加强管理:一是理顺体制,加强领导;二是健全法规,加强治理整顿;三是积极培养咨询从业人员队伍,提高业务水平。

结语

总之,造价管理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关系企业生存的大事。各级管理人员应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在企业经营中认真实施。

[1]程鸿群.《工程造价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李守义.《工程造价》.中国电力,2007年版.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工程造价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工程造价之旅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