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师专业素质

2011-12-31林莹苏珊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9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教育学技巧

林莹 苏珊

(福建江夏学院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108)

1 开设信息检索课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社会,知识信息更新周期很短,人才的成长与自身充分感知、有效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不具备驾驭现代信息和信息管理本领的人将被时代所抛弃。现代图书馆开始突破围墙,跳出固定场所,主动接触社会,摆脱了传统文献处理的限制,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服务方面,面向网络环境,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建立了辐射型的开放服务系统。[1]但长期的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造成了学生信息意识匮乏、信息能力薄弱。许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在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也不知道如何检索文献借阅。

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由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讲座或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检索技能和利用图书馆的能力,改善其阅读修养,对于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检索课的开展,必须通过检索课教师这一主体来实施,检索课教师是读者与文献信息之间的桥梁,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献检索课的质量。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灵魂所在,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保证。

2 信息检索课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2.1 信息检索课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笔者认为,信息检索课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对于信息检索课程教师而言,其职业要求他们必须精通信息检索专业的知识,对全部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包括在图书馆学各学科中,如:图书馆学领域内的图书分类,目录学领域内的目录学知识,科技情报学领域内的文献检索知识和电子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知识与技能等等。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教育专业素养,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所必备的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般教育学知识,包括教育基本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等;学科教育学知识,如学科教育学、学科课程论、教材教法等。而教育活动不同于一般发明创造或艺术活动,它是渗透着人文精神的一种不间断的无止境的探究与完善过程。对于信息检索课程教师而言,应该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广博的科学技术知识,在课堂上应当表现出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2.2 信息检索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师不仅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有教学技巧,还要有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技巧的功能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调控课堂气氛与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开展信息检索课常用的教学技巧包括:导入的技巧,强化的技巧,变化刺激的技巧,发问的技巧,分组活动的技巧,教学媒体运用技巧,沟通与表达的技巧,结束的技巧等等。由于教学活动是一项人与人交往的活动,因此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必须知道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

3 当前信息检索课教师专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就笔者开展信息检索课的经验以及观察的范围,相当部分学校的信息检索课一般都是由少数人承担全部教学任务,且大多数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这使得从事教学的人员要同时承担图书馆日常工作以及教学工作,任务相当繁重。而部分信息检索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又有所欠缺,从专业教师素养的角度来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信息检索教育的需要。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 部分信息检索课教师学科结构单一,教育学专业知识的缺乏,教师专业技能有所欠缺

目前,各院校中开展图情知识课的图书馆员一般毕业于各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在本体性知识的掌握上,一般不成问题。馆员们对图书馆学的基础性知识、图书分类学、目录学、文献检索和工具书使用技能都能熟练掌握。但是由于他们都是非师范类专业毕业,往往在教师专业知识方面(即条件性知识)十分欠缺,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方面几乎为零。而这些是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必备的知识。一名教师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掌握所教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教育学科的知识,因为作为一名信息检索课的教师来说,教学是其重要的领域,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对于信息检索课教育教学活动不可或缺。同样的原因,从事信息检索课教育教师的教育技巧与师范类毕业的教师相比不够娴熟,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往往在上课时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积极性。

3.2 部分信息检索课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组织协调能力,影响了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信息检索课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以及对历史、社会、文化的深刻洞察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应该是一个知识视野宽广的人。同其他科目的教师一样,一名合格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师必须是个知识广博的高素质复合人才: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开拓进取精神;有较强的网络信息采集、整合与服务技能;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保护观念;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2]而现阶段,许多信息检索课教师知识面较为狭窄,文化底蕴不深厚,往往很难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学校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的工作系统,有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师性格较为内向,不擅长与学生的对话和沟通,这样很难使学生投入到信息检索的学习中,不擅长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也很难实现有效的教育

4 提高信息检索课教师专业素质的对策

4.1 保障信息检索课教师的备课时间,加强在岗培训,增加培训内容

要想长久地把信息检索知识课开展下去,最好能把开课老师由兼职改为专职,或是在上课的当天取消其坐班,以减少其日常繁琐的工作量,以利于他们从繁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保障他们的备课时间,以便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工作。对于已经进入工作岗位,在读书期间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的图书馆教师,应该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举办培训班,传授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方面的知识,有计划地派出信息检索课教师参加,以促进其素质的提高。

4.2 鼓励教师自学充电,积极调整、更新知识结构

信息检索课教师应当多看书以扩大知识面,增加文化底蕴。可以鼓励在职的检索课教师自学、自考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可以参加函授、电大或是攻读在职研究生,学习教育学知识,以调整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

4.3 从源头上做起,纳入图书馆学本科生教育内容,加强职前教师的培训

目前,我国大学中的图书馆学专业均为非师范生教育,学习的内容除了公共课外,就是图书情报的专业课。笔者认为,可调整教学内容,将教育学、心理学纳入图书馆学本科生学习的课程。系统的教育学学历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信息检索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科生毕业前的实习中,也可以加入说课的实习内容,以增加授课经验。

综上所述,从事信息检索教学的教师具有双专业性的特点,以往的研究者们往往只重视其应具备的本体性知识,即信息检索学科的专业知识,却忽略了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及其教师专业技能。因此,在具备扎实的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图情课教师教育学科的专业素养的培养,包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其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图情课的课堂更加生动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的质量。

[1]刘宏军.图书馆服务与馆员的素质及其激励[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6):212-215.

[2]谭全国.新型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十种素质和能力[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1(3):22-23.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教育学技巧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教育学是什么科学
医学期刊编辑中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对我国音乐教育学 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
教学型大学《信息检索》公选课的设计与实施
公共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