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和“学生”为中心
2011-12-30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苏淑娟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 苏淑娟
曾做过一节《故都的秋》公开课。准备得很精心,课上得也很顺利,下课铃响的那一刻,自我感觉确如广告中说的“味道好极了”。
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初读课文,为文中的五幅图拟名;研读课文,体会写景的特点及画面背后的情感;拓展练习,以“家乡之____”(春夏秋冬)为题作文。整节课有三处使用了音乐:第一处是一个男生朗读秋之五幅图相关文字时,我给配了钢琴曲《秋日思语》;第二处是在师生共同归纳完这五幅图是如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之后,师生共同写作时,用音乐填充因动笔而产生的时间空白;第三处是我在朗诵自己的下水作文时也配了音乐。
我的想法是,散文教学配上音乐既活跃了课堂的形式,也更能衬托散文独特的美感。当然,这也不是我的“独创”,我只不过是借鉴了各样的创优课和展示课上那些教师的做法。
没想到的是,一位专家很委婉地提出批评,说我的课对文本的研读存在着表面化、走过场倾向,文本的精华、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还没有突破,就草草结束;如果把写作的时间腾出来,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在互动和对话中解决疑难,教学的效果可能要好得多。另一位专家则就“音乐使用”问题提出质疑,他说:其实那个男生读得很好,为什么非要用音乐对他的朗读进行干扰呢?第二处音乐使用的时候,学生正在进行构思和练笔,他们正需要一个安静的氛围来进行思考,那么音乐的作用是什么呢?
我认为最成功的地方却被这位专家说得一无是处。冷静下来思考,觉得专家的话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也很有道理。专家的话启发我:文本是个例子,教学就是通过对这个例子的解剖,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对文本的处理不可草率,更不可“悬置”;音乐属于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当我们使用它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是从课堂的真正需要出发还是为了形式多样,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进行思考还是为了“剧情效果”而有意为之。
答案是明摆着的。所有的课堂形式都应该紧紧围绕“帮助学生理解和进行思考”这个基点,都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的需求”为目的。
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苦练“基本功”。
首先,要准确理解、清晰把握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教师既要加强理论学习,又要有驾驭教科书的能力,要在宏观了解各个学段目标的基础上,微观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单篇课文目标的设计要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双基”获得与获得的过程同样重要,课程的“人文性”功能亦是不可缺失。而这三者能实现的唯一基础就是“文本”。所以,脱离了“文本”的语文课,上得再漂亮,也只能是活动课或者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课。不以解读“文本”为重点的语文课堂也就只能成为教师炫耀自己博学、令学生佩服的演讲场所。因此,那种简单的只凭“能有联系”即可定为“课堂研讨重点”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是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
其次,要练就一双慧眼。在通读和仔细研究各类教辅书的基础上,对教学重点、难点做到“胸有成竹”,然后要跳出这个圈子,做一个华丽的转身,沉心静气,用自己的心去感知文本。记录下初读文本的“心动之点”和“不解之点”,思考“心动之点”与重点、难点的关系,找到它们的契合之处,这大概就是引领学生学习课文的最好的切入点吧。对于“初读”时留下的“不解之点”,可以通过研读该作者的生平、其他相关作品,或者向其他同事请教来获得趋向于正确的理解,这样的“文本难点”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决定取舍,如果“取”,教师就要搭桥,以便学生能顺利通关;如果“舍”,它将沉淀在教师的心中,亦无害处。如果我们的课堂是以这些“心动之点”和“不解之点”为中心的,那么“文本”就不会被搁置成“百年的神龟”。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学生的需要。教师在自己读懂、抓到可教之处以后,就要考虑我们服务的对象,他们有怎样的生活经历,有怎样的潜在知识结构,课堂教学就是不断地利用“文本”,通过“搭桥”等环节,充分利用和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一致的“同向”的桥梁以及和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异向”的桥梁,让学生自己在与材料的不断接触过程中,认知上产生“同化”或者“顺应”,在认知平衡—不平衡—平衡的不断调节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搭建“合适的桥梁”。“合适”二字很关键。语言点拨过了头,教师为了节省时间自己说出了答案,学生就只有说“是这样”的附和的权力了;教师的引导语表述不到位,给出的“桥”甚至比原来的“难度”还大,也同样不能收到很好的启发效果,就只有将“师生”双方置于“尴尬”的境地。
最后,媒体的使用,既要和“文本”密切相关,又要考虑是真正意义上的“为学生服务”,要利于学生知识的累积、能力的锻炼或者思维的发展。比如音乐,这是语文教师在讲解诗歌和散文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使用元素,在带领学生迅速入“境”,增加对韵文美感感知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很多细节会让我们的课堂因为使用了音乐而感觉效果不佳。某教师在教学《总想为你唱支歌》时,使用了地点、内容和主题都和“文本”无关的音乐,只是为了迎合标题中的“歌”字,那么它的使用就失去了意义。又比如用音乐的优美去填补写作空间的空白,它的真正受益者是听课的教师而不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