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及策略

2011-12-30王冰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22期
关键词:耗热量建筑设计绿色

王冰艳

(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随着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建筑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积极酝酿着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建筑与环境友好型建筑。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充分的将建筑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与以往的设计不同,绿色建筑设计更多的考虑到了人与自然的充分结合,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资源环境的严重破坏,我们已经汲取了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刻的认识到,只有人与自然地和谐、可持续发展才是我国未来的发展之路,发展绿色建筑不仅仅是世界建筑领域的一场革命,更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据决策。

1 绿色建筑的科学内涵

建筑专家们将绿色建筑的内涵科学的定义为:建筑与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努力减少因建筑对环境与资源所造成的负荷,为人类提供良好的、健康的、舒适的、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通过绿色建筑物的构建实现人与建筑、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

2006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说是我国针对绿色建筑所做出的最直接正面的回应,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界定为:在建筑的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无论是建筑专家给出的定义还是我国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给出的定义都可以看出,绿色建筑要充分体现人、建筑、环境、资源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在绿色建筑中要努力节约资源并充分运用可在生资源代替非可再生资源,促进材料的循环利用,尽量避免建筑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作为一名建筑工作者,我们在开发建设建筑工程项目时要在建筑设计上着手,将可再生能源、节能材料、科学的施工工艺运用到建筑项目建设之中,努力实现我国建筑等的绿色化。

2 绿色建筑所应遵循的基本设计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建筑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正越来越复杂,为此针对建筑设计这一预见性的工作要随着设计过程而逐步深化和完善。作为一名建筑工作者本人认为,绿色建筑在设计工程中对现场设计、建筑平面设计以及建筑节能设计有清醒的认识和系统的分析考量。

2.1 绿色建筑的现场设计

绿色建筑的现场设计是保障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可靠保障,建设地址选好后,设计工作者要亲临现场,对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分析,并在现场设计时尽量避免建筑设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量减少现场热岛效应的发生;尽量减少使用自来水进行浇灌,此外设计时对还要对建筑绿地面积的数量与布局进行合理设计,为减少建筑周围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创造有利条件。

2.2 绿色建筑的平面设计

合理的朝向设计能使建筑从阳光中获取大量的能量,住宅往往需要平行布置,并且朝向南面,同时彼此之间要留出足够的间距保证冬季的日照时间。建筑的体形系数(建筑物表面积与其体积的比值)直接影响建筑能耗的大小,体形系数越大,单位建筑空间的散热面积越大,能耗就越高。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从节能的角度宜首选高层和中高层建筑。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建筑层高固定时,对于确定的建筑面积,都有与之相适宜的最佳节能楼层数。减少体型凹凸变化,采用规则平面形式,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充分利用现场的资源来减少建筑耗能以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仔细划分建筑内的使用功能区,使不需要窗户的功能区域尽量安排在建筑物的北面,使具有相似使用功能的功能区域尽量位于同一区域。

2.3 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

建筑业是耗能重要产业,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建筑耗热量主要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在传热耗热量所占份额中,其中屋顶约占7%~8%,外墙约占23%~34%,门窗约占 23%~25%,可以看出,外墙传热耗热量所占比例最大,必须采用高效保温墙体降低其耗热量;其次是窗户,改善建筑门窗的保温性能和加强窗户的气密性是节能的关键举措。

按照标准进行建筑热工的节能设计和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评价,应采用高效保温隔热外墙及屋面体系,选用高效门窗、幕墙系统及高性能的玻璃,以利于建筑的高效与节能。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设计,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

3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所坚持的基本策略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所坚持的基本策略应从我国建筑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的优势与特色,笔者认为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坚持基地策略、采光通风策略、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策略、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策略等四项基本策略。

3.1 基地策略

基地策略是指对建筑所处地质及周围的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对基地所处环境进行合理规划与充分利用,使其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协调一致,并且能够充分运用周围的各种资源,基地策略作为绿色建筑设计最基本的策略,也是对建筑进行通盘规划的前提。

3.2 采光通风策略

采光策略体现的是绿色建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运用自然光与自然风进行采光通风的设计策略。通过对自然光和自然风的充分利用,可以降低因人工照明和空调所带来的能耗,为人们营造良好舒适的生产生活空间。采光通风策略以充分的运用自然光与自然风为基本设计原则,努力使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可再生资源,通过采光同分策略降低各种机械能耗,达到节能环保的设计目的。

3.3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策略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在建筑物中的合理使用既可以起到有效降低能耗的作用又可以减少因其他形式的能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太阳能产业发展迅速,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制冷空调、太阳能采暖能技术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到建筑之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策略就是在房屋的使用中在采暖、通风、采光等各个方面充分的运用太阳能这类的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同时新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还可以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为构建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4 水资源的利用策略

雨水的收集和污水的处理回收利用是建筑节水的有效措施,通过低技术的建筑处理及后续工种的配合,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浇灌,用于景观水景,改善了建筑的生态环境。污水的回收利用是建筑内的洗漱污水经有特殊设备的净化处理后,再用于冲厕,或者浇灌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及灌溉技术的应用,使水资源利用最大化。系统可以长期稳定运行,且节省投资,运行费用低。

4 结束语

进入21世纪,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界发展的趋势之一。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在建筑这一耗能巨大的领域,建筑师可以抓住发展绿色建筑这个契机,将多种建筑设计技术与设计策略结合到一起,创造出新的建筑形态与环境,努力使我国建筑事业向可持续发展的领域迈进。

[1]曹丽新.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7).

[2]姜长征,周庆华.在现实条件下如何体现绿色建筑设计原则[J].安徽建筑,2002,(01).

猜你喜欢

耗热量建筑设计绿色
绿色低碳
热力站单位面积耗热量多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建筑日耗热量预测及应用
基于分户计量的户型位置与耗热量关系研究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
输煤栈桥节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