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展览的陈列设计问题分析

2011-12-30贺嘉鸿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22期
关键词:陈列展厅展品

贺嘉鸿

(华侨博物院,福建 厦门 361000)

一、以展品的特色为中心营造展厅气氛

陈列形式设计,从整体观念上理解,应被看成是整个展览策划设计系列中的一环。陈列设计作为主要的环节,和陈列内容设计可以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为了使形式设计更完美,就要对展览器物的特性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当今博物馆体系内的主要弊病是形式相互雷同,很少有创新和个性,不管是临时展览或是基本陈列,由于对自己的地域特色或文物特点缺乏足够是了解与研究,从而使设计的依据趋于俗,形式的构思非常局限。由此看来,忽视展品内容与形式设计时固然需要重视视觉环境是设计,但是不应该限于视觉环境,对于展厅是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空气质量以及人流走向等因素也应极为重视,因为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感受十分敏感,谁都不愿意在一个闷热、噪声不断的环境中多呆一分钟,即使装饰得非常漂亮,也不会给人有美的愉悦感。

在设计的语义和符号上,各种强调自身特点的人文化表现手段愈来愈受到设计师的重视。这种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展厅装饰物是隐喻上,即把不同系统的事物和事件,通过设计者的有机组合,并经过观众的联想,使其形象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产生更广泛、更富有内涵的意义。同样是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埃及国家文物展的形式设计,将一个个展示文物的壁龛式窗外形巧妙地设计成三角形,它不是要把观众带往超出它自身以外的意义中去,而是力图留给观众一种具有审美意味形式的韵味。这种设计不是故弄玄虚,它是主动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挑选的有含义的符号,经过简化及在更深意义上的重新设计。

这种表现手段也可以将原来习以为常的尺度、材料组合和风格加以变异、混合及折衷,从而质是已规范好的,但所处的环境及财力上的投入则各不相同。对于那些在各方面都有欠缺的展示场地,在设计构思时,就要更科学地利用物质技术手段,因地质宜地遵循美学原理,让展厅发展做大的效能。陈列设计的立意、构思在参照展品内容的同时,也要求着眼于对周围环境一定的考虑。展厅与室外之间(或展厅与展厅之间)的联系应该用一种自然模糊的手法,以避免观众在进入展厅时有种突然兀感。

展标是最传统和最直接的表现方法。不管是企业单位还是外资大公司都会将直接的标志立在较为明显的部位,因为这里留给观众印象最为深刻,所以我认为展标的精神含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作用。设计一件恰当而完美的展标,展览的成功率也将有很大的提高,因为整个展览的中心思想需要在这里表现。每个展览都拥有直接的主题,在观众实际接触参观展览之前,设置一件有强烈视觉震撼力的展标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观众会驻足于此,因为展标会从某个侧面反映展示文物的形态特色和要表达的精神世界,使他们能较快得进入审美者的角色。

在充分考虑展线的延续和连贯性后,展柜的形式、大小也应该有很广阔的想象力,不要简单地或一成不变地使用。因为不同的展品要求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清代著名学者李渔曾在直接的室内装饰著作中写道:"与时变化,就地权宜。"他提出了所谓的"贵活变"理论。李渔建议应用不同的体载和样式来装饰不同功能的房间,并根据各个房间的使用要求和追求意境的需要,规范具有相同尺寸的物件,使它们相互之间可以变换。他的这种论点事实上已涉及室内装饰因时,因地的变化,强调重视个人的环境心理和审美心理。展厅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在研究大众的审美情趣、心理反应方面更显得重要了。在信息化相当发达的现代社会。展览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不再局限于展品的好坏。如果陈列设计师不能突破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习惯及视觉感受等局限,在观众已不能满足传统展示方式的情况下,形式的创新便日益重要了。

色彩的恰当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参观者的情趣,曾经有过一些研究色彩心理学的著作,大都认为各种属性和倾向的色域在特定的空间中能起到不一样的效果。红色的激情、蓝色是忧郁、紫色是暗示浪漫、而绿色则代表宁静,每种色彩对不同质感的文物相配也要有合理的设计。特别是主题性很强的展览设计,在重视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更要重视创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展示色彩,一个与形式和内容都相得益彰的色彩空间,会给观众创造视觉上的愉悦感和具有文化内涵的展示环境。

博物馆陈列形式设计相对于一般的室内装饰设计有很大的区别,室内装饰是着重从外表的、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问题的;而展厅在功能上有很强的单一性,他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它对装饰材料的选用有严格的要求,保证文物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中展出是十分必要的,这也增加了设计者的难度,构思一件完美而独特的作品需要创作者不断地摸索,并在学习中逐渐完善。

二、充分运用可能的手段创造良好的展示效果

在展厅空间的组织、色彩和照明的选用方面,以及对相应的环境烘托方面更需要研究观众的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的要求。如舞台上的照明变化会使观众随剧本情节的起伏而激动,在娱乐场所缤纷闪烁是灯光又给人兴奋、轻松的心理感受。在展厅中 利用恰当的光照,无疑能更好地创造出展厅的环境效果。现代博物馆有种倾向,就是不约而同地采用人工室内光源,这种选择对营造展厅氛围的确有不凡的作用。我们根据光源色温的高低通常会将它们区别为冷、暖两种光,这两种灯光对于塑造展品的造型所得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以射灯、简灯为主的暖光源因为光线集中,所以适合处理一些器型较小的,对环境色彩不是特别敏感的展品。冷光源要是荧光灯,它的光源点大,对于平面性的展品,如绘画、绣品、宣传图版比较合适。经过防紫外线处理的荧光灯可以很均匀地照明展品,并会将紫外线对文物的损害降到最低点。两种属性的光源起到的作用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但对它们的安装要求是相同的。我们排除个别的、特殊的以及客观因素,理论上光线是以照射展品的里面成45°夹角为最理想,同时还要极力避免过多地暴露光源,不合理地滥用灯光得到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样观众会处于一个眼花缭乱的环境中,油然而生的焦虑心态会破坏观众继续参观的兴致,这种不经意的污染很值得我们注意,它会毁坏一个展览的成功。

三、现代科技对陈列设计的作用

新型装饰材料的产生无疑给设计者带来更大的选择余地,使我们的空间组织、平面布局等方面变得更为合理,更为人文化,同时设计的方法和表现手段也日益受到重视。对于陈列设计者来说,正确、完整、又有表现力地表达出设计意图和构思,并使相关部门能全面地了解设计意图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设计者已开始认真地以科学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并运用计算机计算辅助设计和绘图。计算机能精确绘制非直角的形体和空间关系,并极为细致真实地表达展示空间的视觉形象。

陈列设计业和室内设计一样,分为四个阶段,即设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和设计实施阶段,完善、充足的准备工作对设计过程有很大的帮助。明确的设计目标、也可免于设计师陷入摇摆不定中。设计者朝令夕改的行为,会导致在施工的实施阶段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所以一张立意、构思明确的效果图就会解决眼花缭乱的困惑,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长久以来博物馆的展示一直是传统的单一方式,当数字化的潮流向我们涌来时,凡一切与现代有关的东西都变得吃香起来。作为科技含量较高的视听设备也渐渐出现在博物馆的展厅,如触摸式的多媒体查询系统、声光合成的操纵性模型。这些立体的、多元化的手法是现代科技与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的确,展厅中隐置的视听装置会给大家出奇制胜的效果,清新雅致的背影音乐会使观众在参观结束后,仍然长久徘徊在他们的记忆中。

四、结束语

现代的陈列设计要摆脱单调乏味、缺少人情味的设计,应该追求多层次、多方面的表现,从不同方面来丰富形式设计的语言,使我们的思维有更广更大的弹性和空间。

[1]于庆芝.谈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特色意识"[J].北方文物,2004,(2).

[2]田传芹.博物馆陈列艺术的创新研究 [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5).

[3]苏业花.浅谈基层博物馆陈列展览艺术形象的提升[J].丝绸之路,2011,(2)

猜你喜欢

陈列展厅展品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BESPOKE ROMANCE展厅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