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云:草根出身的“IT大侠”

2011-12-29张锐

对外经贸实务 2011年7期

  虽然不懂IT甚至谈不上网络精英,但马云却一手打造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中国最大的个人交易网站;虽然从没有挤进中国首富的耀眼席位,但马云却成为第一位被搬上《福布斯》杂志封面的中国脸谱;虽然长相近似卡通甚至有点不雅,但马云却作为中国形象片的主角在纽约时报广场的屏幕上尽展国人风采……。这位不按常理出牌且语出惊人的矮个子男人在创造出网络帝国神话的同时,也将五彩缤纷的神秘符号镶嵌在了自己的身上,直至今天成为众人追逐的超级偶像。
  
  一个英语迷
  
  出身寒门,父母还是半文盲,马云显然未能像许多幸运的同龄人那样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小时候的马云特别喜欢结交朋友,而且为了朋友还能大打出手,其中一次打架还被打得缝过13针。在父母和周围人的眼中,马云就是一个特不懂事和调皮捣蛋的孩子,而在朋友看来,马云则是一个十足的“哥们”。当然,在老师眼中马云也算不上一个“好学生”——经常逃课,从小学到中学数学从来没有考过30分,最低时的得分是1分。
  然而,马云有着自己特别的兴趣——喜欢英语。在马云12岁时,杭州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外国游客,这些住进香格里拉饭店的高鼻黄发的外国人令当时的杭州人特感新鲜,喜欢交友的马云也对这些外来客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这次马云并不是为了纯粹的“交朋友”,而是企图在与这些外国人的交流中锻炼和增强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因此,每天早晨5点钟马云准时起床,然而就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经过45分钟的路程来到香格里拉饭店等着外国游客,而且马云的营销方式特有吸引力——免费让老外坐在自己的自行车后面,免费为他们提供杭州游览解说。
  三年之后,马云除了英语的口语能力出现了突飞猛进之外,香格里拉饭店的免费陪游也给他留下了许多的美好记忆。一次他陪一位外国老太太在西湖旅游,听着自己用稚气的英语介绍西湖,老太太心生爱怜并对马云说,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想把我丈夫的名字给你,他叫杰克。从此马云的英文名字叫Jack Ma,并且以后在达沃斯论坛和与国际商界巨头们的交往中一直沿用着这一名字。
  两次高考因数学只考了1分和19分而落榜,马云完全丧失了要上大学的信心,于是只能骑着自行车在烈日之下的杭州城奔波以能找到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马云应聘过保安、警察……,但又因个子不高被人拒之门外。不谙世事之苦的马云此时开始强烈感知到了在这个世界上寻找到自己合理位置的艰难,于是只能重新拿起书本再次冲击高考。上苍总算为马云打开了一扇天窗。1984年马云接到了杭州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虽然只是专科分数,而且离本科差5分,但由于该校英语本科专业没招满人,马云幸运地上了本科。
  英语能力特棒的马云无疑在大学找到了尽情挥洒自己本领的舞台。由于专业考试总能考到前五名,马云不仅在大学时期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而且毕业时有幸成为500名毕业生中唯一被分配到大学任教的学生。不过,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一定不是马云的最终梦想。因此,在做好教学的同时,马云还和朋友一起在学校旁成立了一家名为海博的翻译社。
  
  闯入互联网
  
  海博翻译社可以看做是马云商海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开办翻译社5年之后,已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的马云毅然选择了辞职,以专心经营自己的公司。机遇似乎也不期而至。1995年春,一家中美公司请马云到美国为他们翻译,到达美国后,马云抽空改道去西雅图看望一位朋友,在朋友家里,马云看到桌上放着一台电脑,而且这是马云生平第一次和电脑零距离接触。按照朋友的指点,马云在键盘上输入了“啤酒”两个字,结果显示美国啤酒、德国啤酒和日本啤酒。马云敲入“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