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朔眼中的川端康成

2011-12-29周朝晖

读书 2011年2期

  一九六八年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后折取世界文坛之丹桂的第二个亚洲人,从此川端康成文名如日中天。但中国读书界对川端其文其人的介绍,迟至十年后的改革开放,才经由日本文学翻译家叶渭渠、唐月梅夫妇神笔妙手,陆陆续续译介进来。上世纪八十年代,三浦友和、山口百惠主演的《伊豆舞女》在中国热映后,川端康成家喻户晓,也使很多淳朴的中国年轻人不可救药地成了文学青年或日本文学爱好者。
  其实早在川端获奖七年前的一九六一年,就有中国作家近距离接触过川端。这个作家就是杨朔。
  一九六一年三月二十四日到四月七日,中国派出作家代表团出席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委员会东京紧急会议,前往的作家有冰心、巴金、杨朔、刘白羽、沙汀等人。在日本居停的不长的两周内,作家们尽可能深入日本社会,广泛接触日本社会的许多边角,也和日本的作家画家等文化界人士结下了不解之缘。代表团归国后各有名作传世,印象中最深的像冰心的《樱花赋》和杨朔的《樱花雨》,相信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读者最早接触的有关樱花的美文吧。杨朔还有一篇散文《鹤首》,写的是与日本作家淡淡而真诚的友谊。这些日本作家有:中岛健藏、石川达三、川端康成、龟井胜一郎,还有井上靖。熟悉日本文学的人都知道,这些人都是现代日本文坛上的大师级人物。杨朔的笔墨是散淡的,但是很有神采,淡淡几笔就把人物勾画得形神兼备,不愧是文章高手。我的阅读兴趣主要集中在杨朔对川端康成的描写:
  去访问川端那天,已经是深夜,这位小说家已经有六十多岁了,头发灰白,脸很深,两只大眼却挺有精神。他为人沉默寡言,你问一句,他答一句,有时不答话,只用热情的眼睛看着你。听人说他家里藏着丰富的文物,很想看看。川端也不说什么,站起来走进屋里,一转眼搬出件东西来亮给你看看。来来往往有那么几次,席子上早摆满东西......
  当时是一九六一年,资讯不像网络时代这么发达,而且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封锁,中国对外界比如日本文坛的一般状况所知或许不多,川端康成彼时虽然已是日本文坛名家,但还没有到后来获奖后被神化的地步,但杨朔对第一次面见的川端印象却精准得惊人,大作家的眼光太厉害了!
  杨朔一眼就捕捉到了川端康成气质的基调——沉默。
  川端可以称得上是日本文坛的“沉默大王”吧,如果日本文坛也设立一个类似直木、芥川文学奖之类的奖项,选拔最沉默的人,据说冠军非川端莫属。也许是早年生活遭逢不幸的投影,川端个性极端、内向寡言,全副身心和寄托只在文学。
  对川端执弟子之礼的文学鬼才三岛由纪夫曾写到川端的沉默,很生动:跟他对面“被默默地、死死地盯着,胆小的人都会一个劲擦冷汗”。川端自幼患有神经衰弱症,脸颊瘦削,头发灰白,两只眼睛却很大,杨朔说他眼睛大而有神,基本没错。而跟川端交往多年的人有的说:川端大眼好像能透视一切,直看透你的心底,却一声不吭!有人说他的眼虽大却眼光虚空,配上那副瘦弱不堪的身姿和面目,妖气十足,很瘆人。据说负责过川端作品出版事宜的编辑也领教过川端的热情挽留,那就是沉默无言用大眼睛盯着你相对无言坐上几小时。三岛由纪夫说,有个刚出道的年轻女编辑初次访问川端氏,运气很好或者说运气很坏,因为没有其他来客。但川端半个多小时BOitVcl7FP9Y05J2IhUBUA==拿那妖气的大眼睛一言不发地盯着对方,女编辑终于精神崩溃,“哇”地伏身大哭。
  杨朔说川端“为人沉默寡言,你问一句,他答一句,有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