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魁”为中心的讨论
2011-12-29王子今
读书 2011年5期
宋代学者洪迈在他的《容斋随笔》卷七有“七发”条,肯定西汉作家枚乘赋作《七发》的文学价值,同时又指出,其追随者纷纷生硬仿效,往往不能出新,难免浮俗。其中写道:“枚乘作《七发》,创意造端,丽旨腴词。上薄《骚》些,盖文章领袖,故为可喜。”然而对于后来出现的“追风”之作,洪迈评价不高:“其后继之者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崔骃《七依》、马融《七广》、曹植《七启》、王粲《七释》、张协《七命》之类,规仿太切,了无新意。傅玄又集之以为《七林》,使人读未终篇,往往弃诸几格。”毛泽东对《七发》一文曾经发表好评,又恰好喜欢洪迈的《容斋随笔》。据说他临终前,在其读书生活的最后一刻,手中把读的就是这部书。
二十世纪大概是“领袖”称谓呼声最响亮的时代,而毛泽东正是被社会舆论冠以“领袖”之称最频繁的人物。西汉人枚乘因《七发》一文,被洪迈称作“文章领袖”。可是在枚乘的时代,“领袖”其实还没有成为社会通行的称谓。
现在我们看到的以“领袖”称谓人物的最早的例子,在魏晋时期。《晋书》卷三五《裴秀传》说,“秀少好学,有风操,八岁能属文”,十余岁时,已经得到普遍敬重,“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有裴秀。’”裴秀因为道德学问的优异,被看做后生少年的“领袖”。《晋书》执笔者称赞他“声盖朋僚,称为领袖”。同时代“领袖”称谓的使用,又见于《晋书》卷四一《魏舒传》:“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卷四九《胡毋辅之传》:“(王)澄尝与人书曰:‘彦国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诚为后进领袖也。’”卷九三《外戚列传》序言:“王恭高门领袖。”以及卷一一二《苻生载记》:“(张)瓘曰:‘秦据汉旧都,地兼将相,文武辅臣,领袖一时者谁也?’”
秦汉时期虽然没有出现“领袖”称谓,社会生活中有类似地位和类似影响的人,也使用着类似的称号。也就是说,当时使用着“领袖”的同义词。
梅家驹、竺一鸣、高蕴琦、殷鸿翔等编《同义词词林》(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月版)所收词语,显示出编者理解的现代汉语语汇中“领袖”的同义词:
Af10领袖领导
领袖元首首领首脑主脑
头领头脑头子头目头儿头头把头大王大魁
魁首魁酋qiú(敌~)头人
领导负责人首长长官主管主任 〔第〕一把手
领队〔总〕指挥
监工工头拿摩温
据《同义词词林·自序》,此书“主要选收现代汉语词语,也酌收了一些常见的方言词与古语词”,这是因为“有些古语词能增强现代汉语的表现力”。“领袖”“领导”条下所收“古语词”,或许应当包括“大王、大魁、魁首、魁、酋”等,单独列出的,又有:
党魁霸主会首
酋长土司族长盟主寨主(《同义词词林》,12页)
郭绍虞先生在为《同义词词林》所作的“序”中肯定了这部书的价值,以“特别赞赏”的态度指出:“这一类词书,看似不讲文法和修辞,但把汉语的文法修辞两种学科,都包含在内,经过这具体训练,比学语法修辞要好得多。”他说:“古人看到造词、造语与造句的一致关系。所以《文心雕龙·章句》篇说‘句之清英,字不妄也’。他所谓字,即现时人所谓词。”“因此古人学文在于记住字和词的用法,这才是一个真正难关。西人学中文的往往觉得中国词汇之丰富为世界第一。这话说得很对,可惜没有进一步说明它所以致此的原因。学中文的可以不必从文法入手,但是不能不从这些繁多的词汇入手,记牢一些常用的词汇。西洋人学中文有时闹出笑话,往往不在文法方面,而多在用词不当方面。”(《同义词词林》,3页)我们看到,“中国词汇之丰富”“繁多”,原因还在于悠远历史中的累年积淀,历史词汇长久保持着生命力,也是引人注目的中国文化现象之一。
郭绍虞先生说:“中国的词汇以语言的特殊化而促进了它的丰富,但是这丰富的词汇又回过来帮助人们自然学会文法修辞的知识,加强了学习文法修辞的灵活运用。”(《同义词词林》,4页)其实,中国“丰富的词汇”中的历史因素,还可以“又回过来帮助人们自然学会”历史和文化的“知识”,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促进对历史文化的说明。关于古代社会称谓的词汇就是这样。
《同义词词林》作为“领袖”同义词所提示的“魁”、“酋”、“首”、“长”等字样,在秦汉社会称谓中已经频繁出现。
“魁”这样的称谓,今天看来似乎有比较明显的贬义。在秦汉时期,也多用于称异族、下众头领而似乎具有某种鄙薄意味。但是起初语义的感情倾向,可能是中性的。“魁”字表现出首长、领袖的意义。“里”这样的基层社会单元的领导者,在秦汉时期就曾经以“魁”作为称号。《续汉书·百官志五·亭里》:“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这里所说的“里魁掌一里百家”,《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司马贞《索隐》引《续汉书·百官志》作“里魁主一里百家”。“掌”和“主”,文意是接近的。“里魁”虽然是最基层的管理者,地位并不高,但是在底层社会结构中往往显示领导者的威权,于基层单元的控制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后汉书》卷八七《党锢列传》记载,张俭的同乡朱并受宦官首领中常侍侯览的指使,上书举报张俭“与同乡二十四人别相署号,共为部党,图危社稷”。所谓“别相署号”,即分称“八俊”、“八顾”、“八及”,据说“刻石立,共为部党,而俭为之魁”。汉灵帝于是诏令逮捕张俭等人。张俭为“八俊”之首,所以说在与朝廷最高决策集团持不同政见的“部党”中,“俭为之魁”。李贤注:“魁,大帅也。”当时已经有了“党魁”的说法。《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夏馥》说:“馥虽不交时宦,然以声名为中官所惮,遂与范滂﹑张俭等俱被诬陷,诏下州郡,捕为党魁。”《党锢列传》中还有另一种“八俊”、“八顾”、“八及”的组合,与“张俭乡人朱并承望中常侍侯览意旨”上书举报的名单有所不同:“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顾’,次曰‘八及’,次曰‘八厨’,犹古之‘八元’、‘八凯’也。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李膺等八人为“八俊”,“俊者,言人之英也”。郭林宗等八人为“八顾”,“顾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张俭等八人为“八及”,“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度尚等八人为“八厨”,“厨者,言能以财救人者也”。其中列入“八顾”的羊陟,也有被称作“党魁”的文献记录。据《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在党事中蔡邕也遭遇宦官势力陷构,不得不努力洗脱,上书自陈时,说道:“与陟姻家,岂敢申助私党?”李贤注引“《邕集》其奏曰”,又提供了新的信息。其中可见“太山党魁羊陟与邕季父卫尉质对门九族”的关系,亦有“与陟为党”句。而“太山党魁羊陟”的说法出现在蔡邕上奏的正式文字中,是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
《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记载了汉顺帝永和年间的政治情势以及荆州刺史李固维护地方稳定的措施:“永和中,荆州盗贼起,弥年不定,乃以固为荆州刺史。固到,遣吏劳问境内,赦寇盗前衅,与之更始。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这个故事,提供了“盗贼”“寇盗”的骨干人物也被称为“党魁”的例证。
《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序论说西汉侠风及其社会影响时这样写道,外戚豪杰,干扰帝权,“唯成帝时外家王氏宾客为盛,而楼护为帅。及王莽时诸公之间,陈遵为雄。闾里之侠,原涉为魁”。“魁”和“帅”、“雄”义近。《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记述建武十六年(四十)平定地方反叛势力的策略,使用了“魁帅”称谓:“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冬十月,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擿,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又强令地方官员承担治安责任,“于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徙其魁帅于它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自是牛马放牧,邑门不闭”。可知当时“群盗”的领袖有称作“魁帅”的情形。
危害社会亦阻碍国家行政的地方豪强“奸邪”势力的头目也被称为“魁帅”。《后汉书》卷三○下《襄楷传》李贤注引《谢承书》曰:“刘瓆字文理,平原人。迁太原太守。郡有豪强,中官亲戚,为百姓所患。瓆深疾之,到官收其魁帅杀之,所臧匿主人悉坐伏诛。”
用与“魁帅”有关的特殊称谓指称少数族首领的情形,较早见于《汉书》卷八《宣帝纪》:“羌虏降服,斩其首恶大豪杨玉、酋非首。”颜师古注:“文颖曰:‘羌胡名大帅为酋,如中国言魁。非首,其名也。’”“师古曰:‘文说失矣。酋者,自其魁帅之称,而此酋不当其义也。盖首恶者,唱首为恶也。大豪者,魁帅也。杨玉及酋非皆人名,言斩此二人之首级耳。既已言大豪,不当重言酋。且《赵充国传》又云酋非、杨玉首,此其明验也。”看来,颜师古的判断可能比较接近历史真实。而“羌胡名大帅为酋,如中国言魁”,“酋者,自其魁帅之称”,“大豪者,魁帅也”,文说和颜注意见也有一致的地方。
又如《后汉书》卷二○《祭肜传》关于征讨“赤山乌桓”的记载,也说到“魁帅”:“永平元年,偏何击破赤山,斩其魁帅,持首诣肜,塞外震詟。”可知北边少数族“赤山乌桓”的领袖也被称作“魁帅”。《三国志》卷五五《吴书·黄盖传》:“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是“蛮夷反乱”首领、“寇乱”“贼”众首领称“魁帅”。又如《三国志》卷六○《吴书·周鲂传》所见战争策略:“今举大事,自非爵号无以劝之,乞请将军﹑侯印各五十纽,郎将印百纽,校尉﹑都尉印各二百纽,得以假授诸魁帅,奖励其志,并乞请幢麾数十,以为表帜,使山兵吏民,目瞻见之,知去就之分已决,承引所救画定。又彼此降叛,日月有人,阔狭之间,辄得闻知。”“令于郡界求山谷魁帅为北贼所闻知者,令与北通。”以及《三国志》卷六○《吴书·钟离牧传》:“斩恶民怀异心者魁帅百余人及其支党凡千余级。”也都反映“魁帅”称谓用以指代“蛮夷”“恶民”领袖的情形。
与“魁帅”形成对应关系的,我们又看到“魁率”称谓。
《三国志》卷二三《魏书·赵俨传》记录了赵俨处理一次兵变的方式:“署军复前四十里,兵果叛乱,未知署吉凶。而俨自随步骑百五十人,皆与叛者同部曲,或婚姻,得此问,各惊,被甲持兵,不复自安。”赵俨以勇敢镇定的态度说服叛乱者,成功平息事变:“行三十里止,放马息,尽呼所从人,喻以成败,慰励恳切。皆慷慨曰:‘死生当随护军,不敢有二。’前到诸营,各召料简诸奸结叛者八百余人,散在原野,惟取其造谋魁率治之,余一不问。”所谓“其造谋魁率”,是指策动发起叛乱的首要人物。《资治通鉴》卷六七“汉献帝建安二十年”记录此事,关于“惟取其造谋魁率治之”,胡三省注:“率,读曰帅。”这样说来,“魁率”和“魁帅”,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汉书》卷九○《酷吏传·尹赏》说,长安治安危机严重,“奸滑浸多,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长安令尹赏以严厉手段镇压,“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尹赏利用类似后世黑社会组织中的“魁宿”以为“爪牙”,成功扭转了局势,使得“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颜师古注:“魁,根本也。”“魁宿”即“奸滑”“盗贼”暴力集团的主要骨干。
《尚书·武成》谴责纣“为天下逋逃主”,汉代学者孔安国解释说:“逋,亡也。天下罪人逃亡者,而纣为魁主。”也是汉代人往往以“魁”为反面用语的例证。《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皇甫谧《逸士传》:“及袁绍与弟术丧母,归葬汝南,(王)儁与公会之,会者三万人。公于外密语儁曰:‘天下将乱,为乱魁者必此二人也。欲济天下,为百姓请命,不先诛此二子,乱今作矣。’”曹操和王儁密谈,称袁绍、袁术兄弟为“乱魁”。“魁”字的使用习惯倾重于否定的情形,也是明显的。又如《三国志》卷一七《张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说:“(夏侯)渊虽为都督,刘备惮郃而易渊。及杀渊,备曰:‘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可知“魁”通常又用以指敌对势力的重要人物。
“魁”有时又用来形容德才突出,这应当与所谓“闻”其“智勇”,“以为其貌魁梧奇伟”(《汉书》卷四○《张良传》)一类思维习惯有关系。《吕氏春秋·劝学》:“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对于“魁士名人”,高诱注:“魁大之士,名德之人。”《汉书》卷八七上《扬雄传上》所谓“皋、伊之徒,冠伦魁能”,也说明了同样的事实。然而以“魁”言德才的高大,却并不是这一称谓的主要义项。
《后汉书》卷三八《杨琁传》有“雄渠魁长”的说法。后来又出现“魁”、“渠”二字并用的“魁渠”称谓,如“魁渠豪酋”([唐]樊衡:《为幽州长史薛楚玉破契丹露布》,《文苑英华》卷六四七)、“魁渠首恶”(《平定台湾纪略》卷五六)类。与“魁渠”对应的身份是“支党”([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司空表圣文集》卷六《杂著》)、“余党”([明]张岳:《极陈地方苗患并论征剿抚守利害疏》,《小山类稿》卷四《奏议四·总督湖广川贵稿》)、“残党”([明]张岳:《苗贼突劫思州疏》,《小山类稿》卷五《奏议五·总督湖广川贵稿》)等。从追随“魁渠”的下属往往称“党”这样的语词关系看,上文说到的“党魁”的涵义更为明朗。
关于“魁”的讨论所涉及的“首”、“长”、“酋”、“主”、“帅”、“率”等称谓,其实在早期使用时都有接近“领袖”的涵义。人们不习惯所谓“魁”、“酋”、“首恶”、“大豪”等与近世往往为耀眼光环笼罩的“领袖”之称的强烈反差,但是,事实上长期以来,就民间生活而言,人们心目中对于以“领袖”指代的身份,也许并没有太多的敬意。
“领袖”称谓虽然在汉代并没有使用于人际关系中,但是正史已经屡见“领袖”字样的魏晋时代去汉不远,汉代应当已经具备了相关的语言背景。其实,汉代已经出现了“领袖”这一词汇,只不过当时尚未用做社会称谓。如《后汉书》卷一○上《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仓头衣绿褠,领袖正白。”又如《续汉书·礼仪志上·合朔》:“执事者冠长冠,衣皁单衣,绛领袖缘中衣……”《续汉书·礼仪志上·养老》:“皆服都纻大袍单衣,皁缘领袖中衣,冠进贤,扶王杖。”《续汉书·舆服志下·长冠》:“皆服袀玄,绛缘领袖为中衣……”《续汉书·舆服志下·委貌冠皮弁冠》:“执事者冠皮弁,衣缁麻衣,皁领袖,下素裳,所谓皮弁素积者也。”《续汉书·舆服志下·通天冠》:“皆通制袍,单衣,皁缘领袖中衣,为朝服云。”《续汉书·舆服志下·后夫人服》: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绦”。《续汉书·舆服志下》最后的总结又说:“宗庙以下,祠祀皆冠长冠,皁缯袍单衣,绛缘领袖中衣……五郊各从其色焉。”在衣服等级制度中频繁地说到“领袖”,总是强调“领袖”的特殊色质,或者以何种品色的织料“缘领袖”,即装饰“领袖”的“缘”。可能“领袖”一语用以指代人群首脑,亦首先取义于在衣服中其部位的醒目。后来用于人际称谓,也往往注重于其特殊的表现色彩,而未必强调德才和人格方面的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