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女人拥有一个未来
2011-12-29艾米.塞拉芬/文张文智/译
海外文摘 2011年3期
在距离埃菲尔铁塔只有几步之遥的一个地下厨房里,一个名叫卡迪迪亚托的女人站在不锈钢橱柜旁,用力将一只只活龙虾的头撕扯下来,去掉钳子,然后将它们依然蠕动的身体穿进烤肉钎。卡迪迪亚托从来没有吃过龙虾,也从来没有见过大海。虽然她住在距巴黎仅10英里的萨塞勒郊区,但在名厨阿兰·杜卡瑟走进她的生活之前,她还从未参观过埃菲尔铁塔。这位著名的法国大厨刚刚发起了他的最新计划,成功与否取决于卡迪迪亚托和她的同事。不过这个计划并非关于一家新餐馆或一家奢华酒店——杜卡瑟打算教下层妇女如何烹饪,以改变她们的人生。
杜卡瑟的计划名为“15个女人拥有一个未来”。杜卡瑟说:“如果我们关心这个星球的未来,我们就必须帮助那些处在社会之外的人。”2009年春天的一天,一张张蓝色海报贴遍了萨塞勒地区的社区协会,上面写着:“15个女人拥有一个未来。要把握机会!”根据海报,在一年的时间里,当地15名年龄在25至45岁的妇女可参加带薪烹饪培训,并获得到杜卡瑟的餐厅厨房里见习的机会。一年期满,圆满完成见习者a43b316018f5aecc76bb0bcd22e7bd83将获得正式学位,并可到杜卡瑟的产业里工作。
杜卡瑟已经在全球——从东京到拉斯维加斯,展现了法国顶级的烹饪艺术,但在萨塞勒却很少有人听说过他。尽管如此,仍有83名妇女报名参加该计划,其中许多人没有工作,缺乏技能,只能从事打扫宾馆房间、在快餐店端盘子之类的工作。另有一些人或被暴戾的丈夫虐待,或身为单身母亲而艰难度日。不过,在由社会工作者组成的评判委员会从她们当中选出最坚韧、最有干劲的15人之后,这些因素也就无足轻重了。
被招募的人当中包括卡迪迪亚托,她是一名来自马里的移民,说自己此前只知道非洲食物——大米,大米,还是大米!不过现在她已经在巴黎的儒勒·凡尔纳餐厅里烹饪甲壳动物了;斯蒂芬妮是一名27岁的出色母亲,靠打多份零工的微薄收入独立抚养3个孩子,如今她梦想着能在纽约或伦敦开一家法国餐馆;柯比热从一段暴力婚姻中解脱出来后,现在正竭尽所能使两个年少的孩子远离萨塞勒毒贩与不法分子的影响;安达·哈宁的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连锁面包店里卖羊角面包,然而雇主三番五次的骚扰,让她最终辞去了工作。“我曾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她说,“现在我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了!”
很难想象这些女人和杜卡瑟有何共同之处。后者花大把时间自由地在这个星球上穿梭,密切关注他在全球的产业:27家餐厅,一共拥有19颗米其林星(“米其林”是法国专为餐厅做鉴定的权威机构。该机构对星号是这样定义的:一颗星是同类饮食风格中特别优秀的餐厅;两颗星餐厅的厨艺非常高明,值得绕道前往就餐;三颗星餐厅则值得坐飞机前往用餐⋯⋯),豪华酒店、烹饪学校,甚至还有出版社。当被问及他怎么会与这些新徒弟产生联系时,杜卡瑟谈及了一桩发生于26年前的悲剧。当时他驾驶一架小飞机撞到了山上,除了他,机上所有人员都不幸遇难。经过将近15次手术,他才被“拼凑”起来。“我不能走、看不见、无法工作,”杜卡瑟回忆说,“于是社会对我失去了兴趣。社会对阿伦·杜卡瑟不再关心了,因为他没有什么可奉献的。他游离在社会之外,已经非社会化了。”就如这些女人一样。
恢复健康后,杜卡瑟在摩纳哥路易十五餐厅找到一份工作,并对餐厅大胆许诺:他将在4年后为餐厅赢得米其林三星。最终他只用3年便做到了这点,并成为法国享此殊荣的最年轻主厨。“我并不天生如现在这样,”杜卡瑟说,“从那时起,我逐渐重新构建了自己的生活,再次成为社会中的一名‘演员’。如今,我也希望能给这些女人重新站起来的机会,让她们能够自给自足。”
自从见习期后开始,这些女人每周都要花3天时间在一所技术学校里学习法国饮食的基本原理,另有两天则在杜卡瑟遍及巴黎的餐厅厨房里接受实际培训。按照要求,她们要把两年的课程在一年内学完,然后进行一次将近13个小时的测试,内容包括常识(法语、数学等)以及实际烹饪技巧。她们必须证明自己懂得如何点缀“羊羔烧酒”这道菜、如何用调味汤煮鱼、如何焖蔬菜、如何做白汁牛肉、如何搅动法式蛋奶馅,或者展现其他许多烹饪技巧。
没有人保证她们都会取得成功。她们中的大部分会被认为年龄太大,不能胜任餐馆里对体力要求很高的工作。她们都不熟悉法国餐饮的术语与技巧,都是从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中学起的。许多人从没见过刺山柑(注:一种调味品),更别说是松露了。不过她们却信心十足,决定发挥出杜卡瑟在她们身上看到的潜能。40岁的哈利玛,这位4个孩子的母亲,穿着崭新的白色厨师服站在卡迪迪亚托身边整理鸡肉。“昨天晚上,我在电视上看了‘厨艺大师’法国烹饪挑战赛,我当时扭头对老公说,‘嗨,这道菜我会做,今晚就做给你吃!’”
[译自美国《时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