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勒颇

2011-12-29郭小溪/译

海外文摘 2011年3期

  阿勒颇是叙利亚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大马士革。除了是阿拉伯文化的发祥地,阿勒颇更是阿拉伯世界的美食中心。
  
  终有一天世界都会把目光转向阿勒颇
  如果想让一位厨师眼中光芒闪烁,那就和他谈论阿勒颇吧。一般来说,他会在5分钟之内把行李准备妥当,然后开车出发。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厨之一弗勒维奥·皮耶行日里尼一直就想这么干,以至于他为此命名了一道菜,叫“我未曾旅游过的地方归来的鸽子”。
  阿勒颇于4500年前建城,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和布鲁斯、杰里科以及大马士革一样属于永垂不朽的城市,先后曾被赫梯人、古波斯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十字军战士、蒙古人和奥托曼土耳其人等占领。据法国音乐家朱利安·维斯从14世纪的马穆鲁克宫殿的记载里看到:500万的居民中存在十多种不同的宗教,其中有叙利亚天主教、亚美尼亚东正教、迦勒底基督教,以及马龙教——此外还有620个清真寺,52个方形耶稣教堂、主教座堂、小教堂和犹太教堂,40个苏菲教派的善会……阿勒颇洋溢着灵感和神圣的光芒。
  《古兰经》中已经提到:“一接到准备宴会的命令,人们就赶紧去阿勒颇,那里能请到大批的厨师。”在街上随意逛逛就能体会到,在阿勒颇,美食无处不在。你可能在一个小广场上突然发现赭石色毯子上摊开晾凉的面饼,在对面的一家咖啡馆里安静地看着老板满脸笑容地把蚕豆、芝麻油、柠檬和大蒜装在餐盘中。即使是早上10点,人们已经吃过饭了但依旧还在吃。城市不停地发出欢笑声,大家都在想着下一顿要吃些什么。大街上随处能看到吃着味道香美的豆饼和嘴里嚼着薄荷叶子的行人。
  远处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笔者终于发现堵塞的原因,队伍的前头有一个大腹便便留着小络腮胡的司机在流动商贩旁精细地品味着他的菜肴。“再放点盐”,他淡定地要求着。一把盐撒上去后,道路终于畅通了。
  甜咸和谐搭配,酸甜完美结合。
  为什么阿勒颇久负盛名,因为在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如此使用香料。这儿的人们擅长调制,不仅是数量上的搭配,更是高质量的调配。叙利亚烹饪学院的创建者认为,这里的食物独一无二,尤其是羔羊肉。再者,阿勒颇人尊重季节这一因素:他们会耐心等待茄子成熟的季节,然后是木瓜的季节。因此,在阿勒颇冷冻食品和干货之类的食品是没有市场的。另外,阿勒颇处于丝绸之路的交叉口,从古希腊时起,连接印度洋和地中海的商业通道就经过于此,这样,你就能明白为什么阿勒颇是独一无二的。
  走在大街上,你的鼻子可以尽其所能来确定那一缕缕的月桂香从何处飘来,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去搜寻那橄榄油、咖啡豆、樱桃香味的来源。正当笔者小心翼翼地切小肉丸时,石榴汁突然像标枪一般喷射到早上才穿的白衬衫上。幸好没有弄脏高级女厨师列娜·安达琪的衣服,她正在安排一顿清新的午餐:胡萝卜煎饼、肉汤,以及让您不自觉发出尖叫的蔬菜汤(胡椒粉、丁香香料、薄荷干、桂皮、芹菜等调制而成)、灌肠里脊羊羔肉、核桃糕、樱桃冰糕。但这些石榴汁差点毁了作家阿妮萨·娥露的衬衫,她也是位地中海美食专家,对这儿美食的了解远超笔者。“我们可以说,阿勒颇美食是中东最复杂的美食之一,它同时融合着酸甜咸味。它受着库尔德、亚美尼亚以及意大利食物的影响,但并不局限于此,它的复杂性和精细程度比较接近摩洛哥食物。它既适合在餐馆里做,也可在自家里烹饪。我们缺少的是能把这些天然粗糙的菜肴转化成具有美感的艺术品的大厨。”
  这个城市一直在变化着,其神话般的超现实景象、碉堡、巨大的桥梁、让全世界阔佬为之疯狂的待售的壮丽宫殿,以及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巨大金黄色石头让人们有种置身于历史中的感觉。除了美食,这个城市还有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手工艺品市场。
  [译自法国《费加罗报》]